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ID:36530224

大小:37.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_第1页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_第2页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_第3页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_第4页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2015·全国新课标)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2.(2014·全国新课标)“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3.(2014·全国新课标

2、)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人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4.(2012·全国新课标)1958年,美国—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

3、.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5.(2012·天津)据统计,l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赛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6.(2015·福建)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

4、”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7.(2014·四川)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2014·浙江)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

5、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2013·天津)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10.(2015海南)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

6、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11.(2013·安徽)从1950年到l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人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12.(2015江苏)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

7、,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13.(2015·海南)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人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申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14.(201

8、2·安徽)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