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

ID:36661964

大小:280.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_第1页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_第2页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_第3页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_第4页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精神文明·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赵修义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艰苦物质财富、物质欲望和物质生活,就表现为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节俭”。所以,节俭不等于贫困,节俭的对立御敌图强的法宝。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面是奢侈、浪费,而不是富裕。设取得成效,人们生活日渐富裕起来的今天,节俭首先意味着“节用有度”,即合理地还要不要长期地坚持节俭、崇尚节俭之德呢?有节制地使用、消费物质资料,包括大自然为这是一个颇有分歧的问题,本文拟作一讨论。我们提供的各种资源,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作为创造财富的物质力量的劳动

2、一本身。贾谊曾说过:“费弗过适,谓之节,反节¹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何谓节俭?节俭何以为靡”,靡即浪费。节约而不浪费物质资源要称之为德性?“节俭”所涉及的是人们对物和财富便是节俭之首要意义。质财富、物质欲望和物质生活的一种主观态“节约”不但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体现度,而不是客观上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在消费上,是谓“俭”。历来人们把俭与奢相对º这种态度首先体现在一个“节”字上。《周照,“奢则逊,俭则固”。“俭,德之共也;侈,»易》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节恶之大也”。这些古训都把节俭与奢侈作为制而又适度,“刚柔两分而刚得其中”,则万事两种

3、对立的态度加以考察,可见节俭意味着通达;过分的节制(苦节)则不得其中。“节”是不奢侈。奢侈的外在表现是过分地追求文饰、指节制有度,既不放纵无度,又不过分苛刻,华美。古人云:“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文谓节度。这相当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者称实而为饰,文对实已为两物,奢又文之¼说的“中道”。它要求人们在涉及情感和行为过,去本远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类的生时,应避免过与不及。在“应该”的时候,为“应活,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维持生该”的目的,根据“应该”的情况,以“应该”的计,而且要满足舒适感、美感、荣誉感、享受感方式来感受情感和付诸行动。

4、亚里士多德认等心理需要,社会生活又要求一定的文明礼为“德性就是中道”。“节”或“中道”讲究的是仪,因而就有了文饰。文饰本身无可厚非。人用理性的态度去处事和处世,它属于价值的类文明进步到今天,更是如此。但是如果过分领域,有应该与不应该、合宜与不当之分。是地追求文饰、讲究华美,以至把虚荣心、享受否持“节”,对个人是一个德性问题,对社会是感的满足推向极端,不惜浪费物质财富,一味一个道德风尚问题。追求享受、豪华、炫耀,便成为奢侈。如果仅从“节”这种理性的合宜的态度,用于对待个人心理的角度来看,奢侈的根源在于纵欲,—52—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

5、第4期þ节俭则出于节欲。这就是所谓“俭者节欲,奢是炫耀,那就要在独特的享受中满足金钱上者放情。”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奢侈的根的优越感,因此代价高昂就成为必要条件。奢源就不那么简单。美国社会学家、制度主义经侈的追求固然不排斥美感,奢侈品也往往附济学的创始人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有实用价值,但实用观念和审美观念在奢侈曾对此作过一番历史的考察,指出,奢侈作为中都屈从于价格高昂的要求,高价和贵重逐一种生活态度与消费方式,源起于私有财产渐成为奢侈者心目中的美感特征本身所必具的形成、阶级的分化和消费的分化。当社会上的要素。低价品由于其价低,本质上就属于

6、不出现一个可以免除一切劳动和物质生产又占美、不光荣的东西而被卑视。有大量财富可以养尊处优的“有闲阶级”时,最后是利己性和贪婪性,奢侈的动机是显奢侈便应运而生了。“有闲阶级”为了显示其示个人优越于社会中的其他人,显示他人之卑财富和在金钱竞赛中所处的优越地位,为了微与低贱。它所进行的是歧视性对比,其中包证明自己比同一社会中其他个人具有更加显裹着一颗极其狭隘的自私心。加之,金钱的竞赫的地位和权力,进行浪费性的非必要的消赛和虚荣心的满足不同于一般的物质需求和费,这便是奢侈。由于这一阶级在社会上占有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它本身是无止境的。因此,统治地位,可以将其

7、消费方式垂范于较低的奢侈就带有贪欲无度,欲壑难填的特征。阶层,使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人们仰慕,甚至上述四个特征表明,奢侈是通过消费行变成一种为许多人力所不及又力争达到的生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生态度,它同拜金主义、活标准。于是奢侈演变为习俗和风尚。极端利己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作为凡勃伦的分析颇有见地,至少能帮助我其对立面的节俭,则意味着一种相反的人生们把握奢侈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是炫耀性,态度。“不绝欲,亦不纵欲”,不奢侈,不浪费,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动机,既不是为满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做到文实相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也不是为提高自身的文符

8、,“节制在人”、“取舍于内”,不被物所役,以化水平、发展自身的能力去一般地追求生活实现自立、自强。同时,也意味着推己及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