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

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

ID:3668823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_第1页
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_第2页
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_第3页
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二分二至日的教学理念思考卢梭理想中给爱弥儿上第一节宇宙课的详细解释,而我们不管小学的自然学科,还是初中高中的宇宙教材,都有详尽的知识框架和结构,所以我把它大致摘录下来,然后对比一下自己所认为的契合方式。他带孩子去观赏太阳的升起,叫他注意看那个方向的山脉和附近的景物,并故意提起昨天晚上的日落是在另外一个位置,然后岔开话题,让他自己去思考,即使询问也不要给与答复。如果他思考不出来,就把问题颠倒过来,问他知道不知道太阳是怎么样从落下到升起的,因为升起,他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并形成印象的。那么他就会明白东升西落的真理。而且卢梭提出我们人类是慢慢地由第一个可以感觉的观念到另一个可以感觉得观念,总是对同

2、一个观念要熟悉很久后才转到另外一个观念,所以他绝不采取强迫学生用功的办法,也就是说经过这个第一课,还需要经过很长的时期之后才能讲到太阳的运行和地球的形状,但是由于天体所有的一切运动现象其原理都是相同的,所以可以逐渐引导孩子对其他的观察,那么从地球的自转讲到日蚀和月蚀与讲清白天和黑夜的道理相比,花的时间也许较多,但是所花费的气力就比较少。再如安排孩子仲夏夜看日出,圣诞节看日出,让孩子发现了夏天和冬天日出的方向差异,就可以把天体讲得很清楚。这里他有一句精彩的阐述:“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不可能把一个东西拿给孩子看的时候,我们才能用符号去代替那个东西,因为符号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记那个被代表的东

3、西”。而且他还以浑天仪这个仪器为例,表明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做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是始终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又如他先讲地球的两级,见过地球的旋转之后,就把孩子带回地球,让他先画自己的城市和附近的河流村庄,最后才画太阳的样子的定位方法,也就是他所说的,他教的学生能画地图,而其他老师的学生,只能看地图。他又总结道:教育,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后,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才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

4、的一个基本原则。对此,我已经完全认同,这和我们倡导的教育改革方向,还是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此时,我思考的角度,只能从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来分析,毕竟,小学和幼儿教育与我关系不大,而且也没有切身的操作体会。问题在于一开始,我无法改变我的初中学生早已认可并接受的太阳东升西落,不管他们是通过自己观察的还是通过早期教育得来的结论,在这点上,我已经无法改变什么,那么我尝试从新的知识结构做起。比如我们初中教材里的二分二至日,太阳运动轨迹图,太阳直射变化的阐述,实际上,我也确实感受到了这些知识在于初中,是基本超越了该年龄段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所以其实考试的时候,无论学校还是市内统考,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回避的,我想

5、之所以把它收录进来,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涉及到了这个知识层面,如果回避,就无法讲清楚道理,当然这个道理是我们制定教材的专家们在本身知识水平层面上所认定的想当然的讲清楚,而对于孩子,至少在我所面对的初中学生里,真正体会和明白的,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怎么办?我认为,这就很关键了,一切,在于教师如何教,把这些理论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和理解。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呢?就算能做到,又有多少个老师,是坚决执行这个思路的呢?毕竟,它所要花费的时间和心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何况,教师,还有教学进度的任务。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把更多的知识,以一种灌输的方式去完成,否则,中考,高考,怎么办

6、?如果一定要找根源,我想我们可以简单地算到高考制度的头上,如果取消高考,那么我们可以不再以此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取向,也许教师能更灵活自由度更高地去完成切合孩子成长规律和思维发育水平的教学设计。关于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天啊,这可都是成年人看着都烦的东西。我又如何让学生完全真心去接受呢?如果按照卢梭的理念,我只能这么做:1观察不同季节,太阳升起落下的相对位置差异,测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测量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测量相同经度的不同地理位置的昼夜长短差异规律,这还要分清楚不同的季节变化,让学生自己先总结表象规律。2提出问题:这都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3我们可以直接判断

7、,基本没有什么学生是可以自己去完全解释这一切的,因为黄赤交角,对于大多数甚至成年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概念和意义。也许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去思考先去求证,在他们一无所获的时候,我可以提出反例:假设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是地轴垂直于黄道面的情况,会出现什么与自然规律相悖的状况呢?这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引导了。4在这个时候再引入一个黄赤交角的概念,让学生再次分析,出现的状况。这个过程,需要多久呢?我相信,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