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

ID:3668826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_第3页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_第4页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探讨数学哲学模式论中提出“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仅仅是关于数的科学”,认为应该把“数学模型的建构和应用”作为对孩子们进行超常启蒙教育的首要目标,再据认知心理学的建构观,即学生学习过程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知识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因而,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使用数学学具就是要利用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现实原型,以引导他们去操作、探索、发现、建构,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形式,通过孩子们动手动脑、启迪思维,从中抽象出形式化数学表达式,并将它应用到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孩子们的

2、数学素质。这里,仅就小学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所起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使用学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他们具有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而利用学具教学,正合理地给他们提供了动的机会,这不但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情感的发展。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从学具中选择两组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长方形(学具中提供的塑料棒都设有接头处),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通过拉动相对的任意两边,这个长方形就变形为另一种图形,再让学生来回拉动这一图形,从“手感”的比较中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并比较它

3、与长方形的异同。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并产生强烈的内在认知驱动力,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又如:《圆锥体体积》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学具中给出的等底等高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模型,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有关圆锥与圆柱关系的表象,大胆地对圆锥体积作出了猜想,即“V=1/3Sh”。学生为了证实猜想究竟对不对,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以小组为单位的验证活动中,放手让学生把要学的东西通过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得出:一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

4、柱体的1/3。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自己是具有独立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发现自己不再是学数学而是“搞”数学。二、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儿童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利用学具,建立概念,理解算理,可使学生具体感知,通过动手摸一摸、数一数、摆一摆、量一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诱发学生的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数学的本质属性,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平均数”概念的引入,我让全班学生操作:先摆三堆小圆片,一堆7个,一堆3个,一堆2个;再让学生移动小圆片,使三堆小圆片的个数同样多;然后引导学生口述操

5、作的过程,回答这时每堆各有几个圆片,在此基础上引入“平均数”概念:几个大小不相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变成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形成鲜明的表象,为概念的抽象奠定基础。再如,低年级《时、分的认识》,通过实物钟表让学生拨动分针,观察每个部分的变化,由“秒”入手,通过眼看、耳听,直观感知“秒”的内涵,真切体会到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再从中抽象出有关时、分的知识,通过采用事实说话来轻松突破教学难点,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这一教育思想。在利用学具理解算理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要动手、动脑相结合,理解算理与掌握

6、算理相结合,独立操作与生生合作相结合。在进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摆学具,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几个几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认识。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学生动手割拼,将相等的圆平均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将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曲越接近直,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将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由形的思考到数的思维,不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而且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

7、协调发展。三、使用学具,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应不厌其烦、积极主动地设计和准备学具,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时,我先给每个小组出示了这样一张操作卡,卡上画有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并要求学生合作,把这一正方形的横边平均分成4份,纵边平均分成5份后,观察此时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几(20)等份,并标出其中一份的长(1/4分米)和宽(1/5分米)各是多少,学生们通过操作并回答了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