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

ID:36708588

大小:61.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_第1页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_第2页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_第3页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_第4页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胎儿猝死28例病因分析作者:哈迎春,魏新亭,邓丽娟【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胎儿猝死的可能原因,以避免胎儿的猝死。方法对28例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尸检、胎盘病理检查资料等,进行死亡原因、胎儿猝死与妊娠并发症关系的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胎盘功能减退9例(32.14%)、宫内生长受限(FGR)12例(42.86%)、脐带因素(包括脐带缠绕、扭曲、真结及脱垂)14例(50%)。结论胎儿猝死与胎儿发育、胎儿附属物异常有关,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胎儿猝死。【关键词】胎儿猝死;死因分析胎儿猝死是指凡孕35

2、周住院,无论临产与否,在常规听取胎心发现胎心音消失者。为降低胎儿宫内死亡率,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住院待产和产时未能预料的胎儿宫内死亡病例,以探讨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  胎儿猝死28例,其中死胎20例(71.43%),死产8例(28.57%);初产妇19例,经产妇9例,年龄20-40岁;孕35-36+6周11例,孕37-38+6周8例,孕39-40+6周5例,孕41周以上4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4例,利凡诺引产7例,催产素引

3、产5例,臀位助产2例。  1.2死因分布:  见表1。28例中除2例明确病因为脐带脱垂外,均行胎盘病理检查,多数出现胎盘组织绒毛梗死、钙盐沉着、或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着、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等病变以及脐血管血栓形成。8例行尸体病理检查。表128例胎儿猝死死因分布表2胎儿猝死与孕产期并发症的关系  1.3猝死与孕产期并发症的关系:  见表2。胎儿猝死前合并孕产期并发症21例占75%,其中2种以上并发症者12例占43%。  1.4猝死与胎动变化的关系:5  在20例死胎中,入院前胎动消失者15例;最后一次产前检

4、查距胎动消失最长14d,最短1h;胎动消失至胎心消失时间最长72h,最短同时消失;胎动消失前胎动增多者3例,减少者8例,无变化者9例;从胎动减少到胎动消失最长5d,最短半d。  1.5猝死与胎儿监护的关系:  将高危因素相同而均行胎儿监护的28例作为对照组与猝死组相比较,猝死组仅有18例进行NST或血E3的测定监护。28例中属于可避免或加强措施可避免者20例,占71.43%。对照组均有监护,结合监护结果采取主动措施及时终止妊娠,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胎儿猝死的发生。  2讨论  我们拟定胎儿猝死定义为:

5、孕满35周后住院期间未临产或产时胎心音突然消失者[1]。如有2种以上高危因素并存,发生胎儿猝死的危险性更大,发生时间也可能提前,其中以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FGR者最常见。本组28例猝死中,有12例合并FGR,占本组资料孕产期并发症第1位,且合并其他产科高危因素,如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等,表明FGR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对于这类患者如何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非常重要,应重点监护,达35周以后,如出现胎儿或严重合并症,可放宽剖宫产指征。5  从病理检查来看,胎盘病变以致梗死、钙化、纤维素沉着、合体结

6、节增生以及脐血管血栓形成常是导致胎儿猝死的直接原因。提示对妊娠后期有数种高危因素并存之孕妇,其胎盘或脐血管多有病变,应警惕胎儿猝死可能。脐带因素也是导致胎儿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脐带螺旋状扭曲或缠绕等为主。本组资料中与脐带因素有关的猝死有14例,其中2例脐带脱垂,2例脐带真结,4例脐带缠绕过紧,6例脐带扭曲严重者在近脐轮部形成明显狭窄环。胎盘病理显示大片钙化及纤维沉积者5例,脐带血管血栓形成3例。脐带扭曲或缠绕可能与胎动过多有关,故对胎动频繁者及时行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脐带缠绕,胎儿心电监护的变异减速

7、也有助发现脐带因素的存在。5  对有高危因素者应加强监护,可每天检测NST,必要时可复查,也可结合血E3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指标综合分析,及时给予适当处理。本组资料中有5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NST无反应,认为静滴硫酸镁所致未予重视;另有8例NST无反应,认为胎龄小而未引起重视致胎儿死亡。在对照组中,1例孕35+6周FGR合并羊水过少,NST无反应,脐血流S/D比值为5.3,及时剖宫产分娩一活婴,新生儿体重1500g,母婴平安。可见全面的监护和及时的处理对降低胎儿猝死有重要作用。脐动脉血流S/D

8、比值,可准确地反映脐血阻力,如妊娠后期比例升高,则示胎盘血流阻力增加,胎儿发生窘迫可能性大,临床符合率高达96.97%[2]。可见重视高危妊娠,加强脐带和胎盘因素导致胎儿猝死重要性的认识,动态监测脐血流S/D比值,配合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和E3监测[3],适时终止妊娠,可大大降低胎儿猝死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曹云霞,孙美果.胎儿猝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266.  [2]陈桂玲,黄浩.胎儿猝死36例病因分析[J].广东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