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防治学—地震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

ID:36899953

大小:4.27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5-10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_第1页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_第2页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_第3页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_第4页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害与防治学—地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灾害与防治学——地震一、地震的概念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

2、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基本定义地震波发源的地

3、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

4、,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二、地震的成因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有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

5、,却成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岩石层板块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使地壳中的局部岩石受长期积累的力的作用。正断层逆断层当岩石不能承受压力,突然发生破裂时便形成地震。圣安德烈斯断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板块边缘,它是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相交并向西北方向移动造成的。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三、地震类型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亦称断层地震。根据板块理论全球分为6大板块,大板块内部包含若干小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在内部岩浆的作用下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其成因是由于

6、地壳(或岩石圈)的活动。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上地幔部位发生断层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运动中发生形变,当变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发生断裂,在构造运动中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岩石震动,从而造成深度岩层晃动,破裂形成地震。世界上90%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几乎都属于构造地震,如1960年智利南部的8级强震,以及我国1966年邢台的地震(7.2级)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7.8级),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8.0级)等。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

7、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朝鲜第二次核爆引发人工地震四、

8、地震分布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