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

ID:36929983

大小:276.9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1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_第1页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_第2页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_第3页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_第4页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 十九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第十四章十九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第一节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大起义第二节伊朗巴布教徒起义第三节印度民族大起义第四节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第一节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大起义一、荷兰的殖民统治1、荷兰殖民统治前的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的封建小国。国家不统一。2、荷兰的殖民统治从16世纪起,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侵入印度尼西亚。17世纪初,荷兰排斥葡萄牙、英国的势力,确立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权。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尼西亚的统治。二、爪哇人民大起义爪哇人民大起义爪哇人民大起义(1825—18

2、30年),领导者蒂博尼哥罗。结果:失败。意义: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运动高潮的序幕。第二节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一、伊朗沦为半殖民地二、巴布教徒起义一、伊朗沦为半殖民地1、卡扎尔王朝的腐朽统治1794年卡扎尔部族的阿加穆罕默德统一全国,在德黑兰建立卡扎尔王朝。卡扎尔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宗教:伊斯兰教什叶派是卡扎尔王朝的精神统治工具。2、伊朗沦为半殖民地19世纪以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伊朗的门户被强行打开,外国商品,尤其是英国廉价工业品潮水般涌入。传统的社会受到严重冲击。二、巴布教徒起义1、巴布教的创立巴

3、布教的创立者是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44年,他自称是救世主把意志传达给人们的“巴布”,是真主和人民的中介人巴布教的主张建立人人平等、幸福的“正义王国”。2、巴布教徒起义巴布教徒起义(1848—1852年),结果失败。第三节印度民族大起义一、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二、英国的殖民统治三、19世纪上半期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四、印度民族大起义五、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一、莫卧儿帝国的瓦解1、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从1525年起,印度处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之下。17世纪中期以后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到18世纪中叶瓦解。2、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从16世纪以

4、来,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列强相继侵入印度沿海,到19世纪初,英国排斥其他殖民者,独占了整个印度。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后,开始侵入印度。到19世纪英国占领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二、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继葡、荷、法后侵入印度,继而排斥其他殖民者,独占了印度。双重管理制度(即由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管理);政府委派总督管理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直接赤裸裸的抢劫、不平等贸易、强征赋税。三、19世纪上半期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在工业革命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开放印度市场的前提下,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出现变化。实行

5、新的土地税制度,即柴名达尔制(分为固定和非固定两种)。取消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由此印度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英国廉价工业品的冲击。英国殖民当局扩大直辖地范围。以各种借口强行吞并土邦。大部分印度教和清真寺的土地也侵占。四、印度民族大起义(一)起义的背景(二)起义过程和结局起义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及其经济剥削;印度社会各阶层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强烈不满;联络起义信号的薄饼和红莲花涂油子弹事件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起义过程和结局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1857年5月,米鲁特的士兵、市民、农民联合起义,向英国殖民当

6、局发难,翌日攻占德里。印度各阶层民众迅速参加起义,很快席卷北印度、中印度。之后,起义者进行了德里保卫战、勒克瑙、詹西保卫战,起义坚持到1859年底,遭到英国殖民者的镇压而失败。詹西女王,近代印度女民族英雄,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因是中印度北部詹西土邦的女王。五、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一)起义失败的原因(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意义起义失败的原因这次起义坚持两年之久,最终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英国殖民统治力量强大以及印度一部分贵族站在英国殖民势力一边;第二,起义缺乏统一的领导,各自为

7、政,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且易于被敌人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历史意义这是印度近代史第一次具有全国规模的、全民族性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起义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成为印度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鼓舞力量,是印度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也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一、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地位一、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1、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总的看来是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因各国具体情况而有差异。2、民族解放运

8、动的特点结局失败;全民族性;宗教色彩;旧式运动;。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给予高度评价: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将影响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19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显示了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