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

ID:36983920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课耳鼻口目教学设计建始县特殊教育学校李小平一、教材分析《耳鼻口目》是培智一年级的一节实用语文课。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也顺应了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这节课,在智障儿童们原有对‘人.头.手.足’’感官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读生字,形成对五官的概念,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由易到难,从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分化,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并与原有知识结构综合贯通。因此该课十分符合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二、分析学情智障儿童往往表现出

2、截然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客观的学情分析是我们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本班有8个学生:轻度智障有1个,理解力差,记忆缓慢,持续时间短。中度智障4个,3个自闭症伴有情绪障碍,注意力易分散,1个多动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行为涣散, 三、教学思路本次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以生活为核心,从生活基础开始导入,并采用融合教育的理念,用生活情境作为学习的背景。这节课我准备分为4个课时来完成,第一、二、三课时为认读,识字课。第四课时进行综合整理和训练,我选择的这节课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认读‘目’字学习笔画“横”的书写。我会严格遵循从引起兴趣、理解认识到养成习

3、惯的学习规则。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五官位置,认读“耳、鼻、目”,认识、练习写笔画横“一”。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及上课常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能够融入学习环境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4、康复目标: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身体的感知。5.技能目标:训练学生指读、认读的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练提高学生的心、脑

4、、口、手的协调能力,发展想象力。6.综合目标:学生能认识“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学生会朗诵儿歌《手足口耳目》;学生能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能主动学习汉字;在本课教学中应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结合;能准确的认读‘目’字,学会横的书写,能在众多字中指认出‘目’字。能配合教学,不在教室跑动。在图片的帮助下认读‘目’字,能融入课堂环境中,通过暗示、疏导、一对一教学等方式能对学习产生兴趣。五.教学重点:认读“耳、鼻、目.口.舌.牙”,认识笔画横“一”,写“一”学会认读‘目’字,学习横的书写。六.教学难点1.能在众多字、词中快速的区分、认

5、读出“口耳目鼻舌牙”2.横的书写七. 教学准备:以实物卡片连接生字卡片的教具。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第一课生字认读。2、听指令“人、头、手、足”,指出相应位置。3、通过指令“耳朵、眼睛、鼻子、嘴巴”,指出相应位置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要变化指令了,请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课《耳鼻口目》。(二)、新授:1、出示“耳、鼻、目”的实物卡片,让学生分别说出相应的部位名称。(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卡片上的“耳、鼻、目”,为下面更好地运用卡片奠定基础。)2、再次出示“耳、鼻、目”卡片,每出示一个实物卡片后学生说出部位名

6、称,然后老师就把实物卡片后面的生字放下来,并且告诉学生这个字读什么,让学生认读练习。3、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让学生认读一次,然后除去实物卡片的提示,只看文字认读一次。4、完全除去实物卡片的提示让学生分别认读,有不熟练的,再出现图片提示认读。(三)、笔画横“一”1、向学生介绍笔画“一”,让学生练习说出笔画名称。2、练习写笔画“一”。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书写,在控笔、下笔稳定性方面都欠缺,所以会提前给学生提前准备好有辅助点的练习纸。这能让学生从不会用笔到会用笔写有个过度期九.板书设计:耳鼻口目舌牙及相应的简笔画。十.教学反思通过我的教学,我班的

7、同学能够全员参与,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耳鼻口目舌牙”生字的认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预感到孩子们一定会心情愉悦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无定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会根据智障学生们不同的心理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原则,我们的孩子确实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我的教学机智。我经常遇到的突发事件是孤独症的孩子不配合,情绪暴躁,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情绪转移,我会自备一些他喜欢的糖果。1.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小步子多循环的策略2.针对他们对琐碎事情分散注意力的特点,我会采用多种感官刺激,一对一面对面的对进行讲授;3

8、多给他们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要注意不能让他们太激动太劳累。4对待这样的孩子要有教育原则性,采用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策略。5.多安抚,多进行心理调解、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