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

ID:37055165

大小:5.6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0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_第1页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_第2页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_第3页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_第4页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田地质7—塔里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气田地质学主讲教师:王红亮第七章塔里木含油气盆地中国含油气盆地分布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其中盆地中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占盆地总面积的60%,据中国权威部门资源评价,全盆地石油蕴藏量为107.5亿吨,天然气蕴藏量为8.39万亿立方米,油气总资源量191.5亿吨;与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一起并列为中国油气资源量大于100亿吨的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勘探程度很低的大型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被中外地质家看作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接替区。目前有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石化油田公司等单位进行勘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目前获矿权勘探面

2、积49.9×104km2。累计三级油气储量当量18.3亿吨。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库车坳陷、塔北隆起、中央隆起的塔中、巴楚、北部坳陷的满加尔凹陷和塔西南坳陷的叶城凹陷等地区,发现的油气储量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发现并探明26个大中型油气田,38个含油气构造,形成四个油田群、两个富集区。探明加控制油气储量当量15.42亿吨,天然气三级储量达到11683亿方米。预计2003年底累计探明石油:39850万吨天然气6627亿方控制石油:11887万吨天然气2509亿方51737万吨9136亿方探明+控制2002年底塔里木油田公司累计探明+控制石油42331万吨天然气8832亿方

3、塔里木油田原油产量逐年大幅度上升,从1998年的3.38万吨,发展到2001年的472万吨,2003年生产原油525万吨,至2003年底累计产原油4242万吨,为全国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做出贡献。构造背景塔里木盆地是前震旦系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大型叠合复合沉积盆地。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及坳拉槽发展阶段中、晚古生代:稳定克拉通内坳陷及裂谷盆地发展阶段·中、新生代:复合前陆盆地及内陆坳陷发展阶段构造单元划分三坳四隆的构造格局:7个一级构造单元划分构造单元划分为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中、新生界发育齐全,最厚达12000米,与断层相

4、关褶皱为主的大型构造发育为埋藏在中、新生界之下的残丘古隆起,中、新生界最大残余厚度6600米,南箱北超覆,顶部为中、上侏罗直接覆盖在震旦-寒武系之上,侏罗以上地层发育齐全。为一长期演化发展的巨型负向构造单元,除东部缺失部分古生界外,整个坳陷震旦-第四系发育齐全,总厚12000~16000米,震旦、寒武-奥陶系最后9000米。奥陶内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分为巴楚隆起、塔中低凸起、塔东低凸起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巴楚隆起为大型活动型古隆起,由古生界和上新统组成,北部古生界大型背斜构造发育,南部发育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潜山和石炭系背斜构造。塔中低凸起是印支期形成的残丘古隆起,由

5、寒武-奥陶和侏罗-第四系两个构造层组成,下古生界组成古隆起,上覆产状平缓的侏罗系,古生界大型潜山及内幕背斜发育。构造单元划分为典型的中新世-上新世发育的前陆坳陷。主体部位第三系厚达7000~10000米,向东北方向减薄至2000米,南部山前带发育多排大型逆冲构造带。以元古宙大理岩基岩构成古隆起,其上为厚1000~2500米的第三系坳陷内大部分地区为侏罗-白垩系之间覆盖在元古宇之上,厚200~1000米,上第三系厚3000米,局部达4500米。地层发育特征就全盆地而言,从震旦系至第四系,沉积地层齐全,最大沉积厚度超过15000米。沉积岩层可分为海相和陆相两大体系。其中,

6、震旦系至石炭系主要为海相沉积,二叠系至第四系主要为陆相沉积。四套烃源岩: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三叠——侏罗系烃源岩生油气层系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盆地内广布。东部为欠补偿盆地沉积,为云质泥岩、泥质云岩及白云岩,厚120~415米,有机碳0.7%~5.52%,现今为过成熟阶段。西部局限台地相,为泥质泥晶云岩、泥晶泥质灰岩,平均有机碳0.81%~0.91%,最高达2.43%,有机碳大于1%的生油岩厚100米,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生油气层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北斜坡、塔北隆起南斜坡,浅海台缘斜坡灰泥丘相。塔中北斜坡为

7、含泥质条带灰岩和泥灰岩,厚80~120米,有机碳0.5%~5.54%,正处于生油高峰期。塔北南斜坡为结核状灰岩,厚5~15米,有机碳0.2%~0.85%,平均0.42%,处于生油高峰晚期。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巴楚隆起南部和西南坳陷。石炭系烃源岩为泥岩和碳酸盐岩。泥岩厚100~300米,有机碳0.3%~1.97%;碳酸盐岩厚30~400米;斜坡为低熟阶段,坳陷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二叠系为下下二叠泥岩和碳酸盐岩,泥岩有机碳0.16%~0.52%,碳酸盐岩为0.25%~0.52%;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油气层系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主要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