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ID:3723833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_第1页
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_第2页
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案例:户外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内容之一。每次户外活动时,幼儿都特别地兴奋,也特别地开心。在我们的户外场地上,有三个荡船,每个荡船供一个幼儿坐上去玩耍。但是,对于中班年龄的幼儿来说,这个玩具幼儿是不能独自去玩的,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每次户外活动时,班里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幼儿,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推上一把。这一推,荡船就前后荡了起来,从旁边走的小朋友都很危险,很容易被撞上,万一一个小朋友在摇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不注意,被撞一下的话,很可能就会出事情。讨论:针对班里幼儿的这种情况,我特地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师:我们

2、楼下的荡船是用来干什么的?师:小朋友走过的时候去推一下,后面的小朋友走过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会被撞到。幼:撞到以后很疼的。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不可以去推的。幼:人家在玩的时候,我们不要走过去。分析:组织幼儿对具体的事情进行讨论,是对幼儿很有效的一种方法。一方面能解决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使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对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借鉴,知道不可以去做危险的事情。在这个案例中,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之后,幼儿再经过这个玩具时,会很主动地避让,并且在发现有其他小朋友去推了以后,也会很主动地给予制止。科学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我们教师在教

3、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十分头疼的事。许多的幼儿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问题行为,应尽早矫正。因此无论是教师或家长都急于要帮助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及时矫正,但在实际的矫正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没能帮助孩子矫正其攻击性行为,反而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变本加厉

4、。班内有的小朋友的家长,也十分地想配合老师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早上送孩子来园时总要千关照万关照“宝贝,今天可千万别去吵其他小朋友哦!”但一旦知道孩子又去吵其他孩子时,便采取严厉的批评或罚孩子站角落等措施。其实矫正孩子攻击性行为的重点不在于训斥、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在于及时使孩子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模仿,而且最终也不可能使孩子明白正确处理同伴间的方法是什么。因此,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以正面疏导为主,而不宜再以刺激等去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另外也有一些家长在看了一些有关

5、的书籍之后,还特意创设了孩子自我宣泄的环境,如:提供沙袋让幼儿拳击或提供塑料瓶供孩子摔打,发泄其愤怒情绪。大量研究表明,宣泄法不一定能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尤其是幼儿,有可能在宣泄后学习到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因此是不宜提倡的,但帮助孩子转移情绪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如教幼儿用语言技巧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可让幼儿进行活动量较大的运动游戏,宣泄内心的郁闷。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其环境、教育的某些因素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应更多地从环境、教育中去认识它,去寻找原因并积极加以矫治。1、对于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我们不能歧视或挖苦,而要一视同仁,并给予更多的

6、关怀与爱,帮助孩子营造一个平静温和的心理环境。减少孩子产生烦躁的情。2、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敞的外界环境,提供的玩具要充足,尽量避免攻击的产生,拥挤的环境和游戏材料的不足常常是引起孩子争吵攻击的导火线。从平时观察中发现,孩子在场地狭窄的情况下活动或是玩玩具时是孩子最容易产生矛盾和攻击性行为的时时候。3、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孩子好模仿,教师与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模仿内容,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正面教育,我们家长尽量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减弱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从家访中获知,家长经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教养方法的家庭或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的家庭,孩子出现攻

7、击性行为的机率较高。4、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孩子体验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也可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形象,与其讨论这一孩子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孩子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孩子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5、寻找孩子的闪光点,以鼓励闪光点来带动孩子主动地改正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孩子喜欢听到老师或家长表扬的话,若因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经常受到批评,长期下来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或反抗的心理,而自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