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

ID:37382151

大小:63.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银屑病;清热消银汤;分型论治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代谢障碍、产生慢性鳞屑性皮损为主要特征的顽固性和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红色的丘疹或斑块,皮损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轻轻搔抓鳞屑即可脱落。由于脱落的鳞屑为白色,故称为银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冬春季加重,夏季缓解。2003年12月-2007年1月,笔者运用清热消银汤加减分型论治银屑病1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男性90例,女性

2、30例;年龄18~50岁,平均32岁;病史最长者30年,最短者1个月,平均7.5年。病变处于进行期58例,稳定期42例,退行期20例。辨证分型:血热型60例,血虚型31例,血瘀型20例,湿热型9例。皮损类型:点滴状38例,斑快型44例,地图状21例,环状7例。关节病型及脓疱型银屑病不列入本观察范围。1.2辨证分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证候分类。 1.2.1血热型 常见于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颜色焮红,鳞屑干燥而厚,瘙痒较甚,常于夏季加重,伴有怕热、大便干结、小便

3、赤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1.2.2血虚型6  常见于静止期,病程日久,皮疹不扩展,或仅有少许新疹出现,疹色不鲜红,鳞屑干燥,伴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或缓。  1.2.3血瘀型  病期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皮损肥厚,疹色紫黯,鳞屑较厚难以刮除,有的呈蛎壳状,或伴关节不利,舌质黯红或青紫,或见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1.2.4湿热型  皮疹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见红斑、渗液或继发感染,奇痒,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体倦乏力、胸闷纳呆、尿黄、下肢沉重或带下增多,舌

4、质红,苔黄腻,脉濡滑。  2治疗方法用清热消银汤加减治疗。基本方:金银花(后下)20g,白鲜皮30g,荆芥20g,防风15g,鸡血藤20g,狼毒2g,炙穿山甲6g,紫草30g,白芷15g,连翘12g,红花12g,桑白皮15g,蝉蜕6g,皂角刺6g,乌梢蛇6g,赤芍15g,生地黄30g,甘草6g。随证加减:偏血热者加水牛角25g、玄参12g、牡丹皮12g;偏血虚者加制何首乌12g、当归96g、熟地黄15g;偏血瘀者加丹参30g、三棱6g、莪术6g;偏湿热者加生薏苡仁30g、苍术9g、土茯苓30g;若鳞

5、屑厚不易脱落加丹参40g、黄芪60g、当归30g;若痒甚加苦参30g、白蒺藜30g;若斑块硬厚加海藻15g、昆布15g。加水1000mL,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皮肤清洁,严格戒烟酒,忌辛辣肉食之品,宜清淡食物,保持二便畅通,情志舒畅。  3临床疗效  3.1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消退90%以上;显效:皮损消退70%~89%;有效:皮损消退30%~69%;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或无改善。  3.2结果120例患者经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68例,显效2

6、7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有18例用药1个疗程即痊愈,多数病例需用药2~3个疗程。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详见表1。表112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统计(略)  4典型病例6  患者,男,32岁,2006年7月23日初诊。自述全身起红斑和银白色鳞屑已3年余。曾多方治疗,时有反复。3周前受凉感冒,加之饮酒后皮疹明显增多,瘙痒难忍,发热心烦,口渴便秘。刻诊:全身皮损约占体表90%,基底黯红,上覆银白色鳞屑及大量皮疹,以头皮、面部、胸背、双下肢为重,舌红,苔黄,脉细数。诊断:银屑病(血

7、热瘀滞型)。治则:凉血清热解毒,佐以活血祛风。方药:金银花40g,白鲜皮30g,荆芥20g,防风15g,鸡血藤20g,狼毒2g,炙穿山甲6g,紫草30g,白芷15g,连翘12g,红花12g,桑白皮15g,蝉蜕6g,皂角刺6g,乌梢蛇6g,赤芍15g,生地黄30g,甘草6g,白茅根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后口渴、便秘及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皮疹变淡,鳞屑变薄,新疹出现减少,守方继服14剂。三诊:面部及胸背部疹色变淡,鳞屑变薄,疹块缩小,逐渐吸收。头皮及双下肢皮疹吸收较慢,无新疹出,病情

8、稳定。上方去白茅根、紫草,减轻方中凉血药剂量,加丹参30g、黄芪15g、当归6g,继服。四诊:服药月余,皮疹95%吸收,头皮、面部、胸背及双下肢皮肤已趋正常。再服药半月余而痊愈,经随访1年未见复发。  5讨论银屑病属于中医“白疕”、“蛇虱”、“松皮癣”范畴。早在《诸病源候论》即有“但有匡部皮肤瘙痒,搔之白屑出”的描述,《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瘤》也有“干癣”、“风癣”、“牛皮癣”等记载,其症状及好发部位都与本病相似。如“6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面痒,搔起白皮,由风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