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

ID:37403572

大小:283.76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1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_第1页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_第2页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_第3页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_第4页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变革的意义吕林海2009年3月19日《走进教育学》讲座1本次讲座将谈如下几个问题学习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学习研究的历史进程解析;当代学习研究的特点与进展;今天的学习研究对于教育变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对大家今后走入教育学研究的一些建议。2一、学习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意义1、从教育的对象看,教育实践的对象与主体是学生,是处于从现实的实然状态走向理想的应然状态的个体,而真正能促使学生个体发生转变的重要机制不仅仅是教学,而更是真实地发生于学生身上的“学习”过程。正是学习这一独特的生产机制(自生产机制),实现了学生的

2、知识结构、经验结构、文化态度、价值伦理等各个方面的改变。32、从社会的现实来看,今天的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活动的全新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各种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组织方式,各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层出不穷。这些以学习为核心点的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领地。4从教育研究本身的发展来看,有关人类学习的研究正成为上世纪末开始的一个重要热点。这突出表现为,学习科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领域得以诞生,其影响波及全世界各国。5二、学习研究的历史进程解析我们可以按照学习研究的范式

3、演变过程来对学习研究的历史进程进行阶段划分。我认为,按照研究范式,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行为主义学习研究阶段;认知主义学习研究阶段;学习科学学习研究阶段;6行为主义学习研究阶段以动物心理来类比人的学习心理,提出了“学习是反应的强化”这一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习隐喻。就哲学传统而言,有关学习的反应强化观扎根于传统的联结说。有关学习的行为主义的假设是建立在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学习的重点放在行为的改变上,而不是理解。行为主义学习观首先受到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质疑。7认知主义学习研究阶段认知心理学家依靠新型技术——电子计算机提出了有关学习的新的隐

4、喻,即,“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认知心理学家将基于计算机符号的计算运作等同于人的认知。在此隐喻下,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学生则是一个空的容器。这样一种学习研究范式,看似是对行为主义学习观的突破,但其客观主义的思想根基决定了认知主义革命并未彻底革了行为主义的“命”。8学习科学学习研究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在反思行为主义与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前提下,对学习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创新。随着社会从工业化社会经由信息社会向着鼓励知识创新、以培养知识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知识社会转型时,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的许多新颖的

5、知识观正在成为创造知识生产与运用新范式的主要动因。相应地,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一系列新的学习隐喻相继浮出水面。91、隐喻一: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当有关人的认知研究从人工实验室转移到比较真实的场景中时,关于学习是知识获得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由于它的狭隘性和脱离真实世界的特殊实验场景而遭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攻击。研究人员开始在包括教育场景在内的比较真实的场景中研究人的认知,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10心理学中建构主义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皮亚杰的图式同化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有关通过理解学习

6、的研究、杜威的儿童中心的教育主张等。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认知建构主义经由激进建构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明确指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11建构主义观下的学习隐喻其实不同于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而是强调:认知不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实在的发现,即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而是在个人的经验世界中主动建构有关世界的知识。为此,凡是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或能够提供有关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的知识就是具有“生存力”(viability)的知识。一切知识都是个体在认知过程的

7、基础上跟经验世界对话中建构起来的。122、隐喻二: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协商个人和社会是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前者将知识看作是居于个体内部的,而后者则认为知识是内含在团队或共同体中的。知识的建构、生产过程本质上是个人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循环发展的过程。这一思想源于苏俄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中介理论,并发展为社会建构主义。13正是在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学习是社会协商、是对话的学习隐喻,正在形成。这表明,有关学习是知识建构的隐喻正在被修正,认知-建构正在被纳入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相应地,有关建立“学习共同体”、“学习

8、者共同体”的新的教学隐喻也已呈现。并且,各种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也已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蓬勃地开展起来。143、隐喻三:学习是实践的参与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习是实践的参与”的新学习隐喻开始呈现。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