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

ID:37512631

大小:1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_第1页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_第2页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_第3页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郁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统课堂教学”的再思考工作室成员郁翔【摘要】在全国上下一片教育改革的呼声中,中学教学从曾经粉笔加教鞭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向如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化。这样的转化其优势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各地在实施教改过程中对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在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某些地方课堂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倒向另外一个极端,甚至将教师角色虚拟化。看起来似乎自主自由、热热闹闹的一堂课,由于缺乏教师适时、有效、关键的点拨与引导,学生实际上学不到什么知识,教学效果大打则扣。笔者认为,如果能将传统教学的一些内涵适当地与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上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也适时发挥自己的

2、指导作用,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教育改革真正回到务实、有效的正轨上。【关键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教学改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结合双赢课堂曾经,中国课堂教育的模式,基本都是以“注入式”模型为主流。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在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活

3、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由教师主导,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通过老师的传授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这种传受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初期最大限度地掌握、积累前人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相对于国外同龄孩子而言中国孩子具有更丰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由于教法单一,枯燥,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渐生厌学情绪;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许多学生还逐渐养成不爱问、不想问的学习习惯,一味崇拜书本和老师,慢慢变得缺乏想象能力和创

4、新精神,个性难以张扬,所学知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升华。上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教育改革的洪流也在各地展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得到了社会的推崇。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它提倡“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主体,强调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趋势——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

5、“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十多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各地中小学课堂应运而生。其中以合作式、探究式、自主式、发现式、自学-辅导式、现象分析式、范例教学式等几种运用最广泛。贵州作为全国教育相对滞后的省份,教改步伐也随之步步跟进。记得那时外出听课,毫无例外地,绝大多数教师都将学生座位重组,或方或圆,或五六个或七八个一组,有的班级干脆就将学生座位这样固定安排,以方便探讨之用。一节课,学生就按照老师上课之初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写出本小组的探讨结果,最后推代表陈述观点,最后教师对各小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陈述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然后下课。笔者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

6、进入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做中学”的课堂对于需要试验或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学科,效果肯定会很好,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会因学生亲自动手得出结论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映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自然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教改进程的深入,笔者心里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新课程模式似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的教师的指导作用,有的甚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非常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听领导在台上传达省外某著名中学教改经验时说,该校一位非常敬业的校长每天上课总要在教室外面溜达,他走过某教师的窗外听(看)见教师在给

7、学生“讲课”,折回来如果该教师依然还在讲的时候,他便会进教室进行干预——因为他们学校有一个叫做“只讲5分钟”课的规定。一节课教师讲课如果超过5分钟就算违规,此所谓“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难道真能能这样统一规划吗?不仅如此,当前的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等同起来,完全贬低甚至虚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片面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尤其明显的是课堂容量大大降低,教师教学节奏往往前松后紧,有的甚至到后面直接给结论或甩掉点部分教学内容;再者,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人文性、文学性强的学科学习中,由于学生见识、阅历、认识程度、

8、分析能力等诸多限制,他们再怎么探讨,也距离知识的真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