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

ID:37706703

大小:9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9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_第1页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_第2页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_第3页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_第4页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笔记)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

2、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

3、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

4、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

5、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夏季发生的暑温,其发病后的证候特点与时令病邪的致病特点相一致,故仍属新感温病)第五节温病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疫:“温”指疾病的性质,“疫”指疾病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温疫即指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也就是说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大流行的成为温疫温毒:主要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它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温病是温热

6、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温毒是温病中具有肿毒或发斑表现的一类特殊病种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致病具有共同特性:1.从外感受2.性质属热3.致病迅速4.季节相关5.相互转化6.病位有别第一节温病的病因一、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多先犯上焦肺卫②易伤肺胃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二、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发病可径犯阳明②易于伤津耗气③易致闭窍动风④易夹湿邪为患三、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②病位以脾胃为主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四、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五、疫疠病邪疫疠病邪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

7、一类温邪。疫疠病邪又称疠气、厉气、疫疠之气,因其致病暴戾,亦称戾气。六、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第二节温病的发病温病的发病因素除感受温邪外,还与人体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有关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第一节卫气营血辩证卫分证实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证型病理证候辨证要点备注卫邪郁卫表肺卫失和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寒,口微渴气邪正剧争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凉,尿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力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舌苔

8、黄气分证的病变范围较大,此以热盛阳明为代表营热灼营阴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淫,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身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