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ID:37903140

大小:1.44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9-06-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_第1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_第2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_第3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_第4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波长nm10-3~-2~1~102.7~104~106.2~108~109频率Hz1020-19~1017~1014.3~1012.8~1010.7~109~108波数cm-11010-9~107104.3102.880.10.01波段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微波射频波谱γ-射线光谱X-射线波谱紫外光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顺磁共振核磁共振跃迁方式核反应内层电子跃迁外层电子跃迁分子振动分子转动,核自旋1第3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andvisiblespectrophotometry;UV-vis)概念: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近

2、紫外光区200-400nm,可见光区400-760nm)Aλ2分光:将复合光变成单色光叫分光可见光(400-760nm)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外紫外610-780400-435分光系统3特点:灵敏度高(10-6g/ml),简单方便。应用:1、定性分析2、定量分析发展趋势:与计算机联用及某些数学联用(如导数光谱)4§1基本概念电子跃迁:σ-σ*、п-п*、n-п*、n-σ*(1)跃迁类型σσ*пп*nσ-σ*п-п*n-σ*n-п*成键成键未成键反键反键能量5(2)吸收强度(ε):I0与I相差越大,吸收越强。△EλI0I同型轨道跃迁几率大,吸收强;不同型轨道跃迁几率小,吸收弱。如п-

3、п*吸收强,n-п*吸收弱。当ε>104,为强吸收;ε<103为弱吸收;ε=103-104为中吸收6注意:吸收何种光(λ)与能级差有关(△E)吸收强度如何(ε)与跃迁机率有关。△EλI0I7(1)σ-σ*跃迁:能级大,△E大,λmax小,σ-σ*的λmax<150nm,远紫外吸收。(2)п-п*跃迁:△E小a单个п键,λmax=200nm,末端吸收b共轭п键,λmax=210-250nm,ε>104。200nmλA末端吸收8(3)n-п*跃迁,存在于-C=O,-C≡N,△E更小,λmax>250nm,ε=10-100。(4)n-σ*跃迁,存在于-OH、-NH2、—X等。λma

4、x=200nm,末端吸收。9λAA表示物质对不同光的吸收程度300400500600(二)术语吸收曲线(吸收光谱):以波长λ(nm)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10吸收峰:曲线上吸收最大的地方,它所对应的波长称最大吸收波长(λmax)。谷:峰与峰之间的部位叫谷,该处的波长称最小吸收波长(λmin)。末端吸收:在图谱短波端只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称末端吸收。Aλ吸收峰肩峰(sh)吸收谷末端吸收λmaxλmin11生(发)色团:可引起电子跃迁的不饱和基团。主要为п-п*、n-п*跃迁,如C=C、C=O等。助色团:与发色团相连的饱和的杂原子或原子团。如-OH、-N

5、H2、-OR、-SH、-SR、卤素原子等。12红移(长移):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如助色团、共轭键的影响。蓝(紫)移(短移):使吸收峰(λ)向短波方向移动。如共轭键减少或溶剂的影响。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使吸收强度(ε)增加称增色效应。反之称减色效应或淡色效应。强带和弱带: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凡摩尔吸光系数值(εmax)大于104的吸收峰称为强带,凡εmax小于103的吸收峰称为弱带。13(三)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吸收带:说明吸收峰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位置。可分为六种类型。R带:由n-п*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如C=O–NO等特点:(1)λmax>250nm(2)ε

6、<100,为弱吸收(3)溶剂的极性越大,λmax减小200nm250nm14例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Π*nΠ*n15K带:由共轭双键中п-п*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如等。特点:(1)λmax=210-250nm(2)ε>104,为强吸收(3)溶剂的极性越大,λmax越大200nm250nm16п-п*跃迁,K带Π*ΠΠΠ*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17п-п*跃迁,K带n-п*跃迁,R带,,200nm300nmAλK带R带18B带:苯环骨架振动和环内共轭п-п*重叠所致,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特点:(1)在非极性的溶剂中,B带230-270nm产生细微振动19(2)在极性的溶剂中,细

7、微结构消失,中心吸收带λmax=256nm附近,ε在200左右。(3)被取代时,细微结构消失(4)B带是有机化合物的特征谱带蒸气在环已烷中在水中240nm260nm256nm20E带:由苯环结构中三个乙烯的п-п*所产生,分为E1和E2带。是苯环的特征吸收谱带。E1带:λ=180nm,ε=4.7×104。E2带:λ=200nmε=7000。21例:B带λmax增大,282nmE2带与K带合并,移至210-250nmBRK当苯环上有发色团取代并共轭时,E2带与K带合并,吸收带长移,且使B带长移。22lo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