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

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

ID:3794841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_第1页
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_第2页
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_第3页
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地震及地震预报之猜想一、对地震成因的猜想:我猜想,宇宙大爆炸之初,地球与太阳没理由不一样,二者应该都是熔融的球体,只是过了许多时间,地球的表面冷却了,成了坚硬的岩层,可岩层的底下仍是熔融的液体,由于高温,必然连续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这些气体遇到的岩层牢固、密实,就会把岩层拱起来,并形成气室,至今,某些地方海拔会升高,既可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如果这些气体力量较大,把岩层拱起来,并冲破岩层,空气喷出,连带喷出了岩浆,而后空洞被岩浆填充,这就形成火山。应该说,以上现象至今仍在发生

2、着,而今地球的外壳已比过去坚固多了,所以火山与过去比是越来越少了,经过漫长的时间,地球就有了许多的岩层,岩层与岩层之间就有许许多多的空洞。这是地球易发生地震的第一个原因;但是,如果只有这些空洞,地球还是较稳定的,地震还需要其他的条件。以下先提几个问题:1.青藏高原至今仍在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教科书说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撞进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上升,如果是这样,那么青藏高原以东也应该会上升,亚欧板块的西部和北部会因此下沉,这与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或亚欧板块的西北部与东南部之间发生断裂(青藏高

3、原以东以南升高,而青藏高原以西以北不升高,必会导致断裂)可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因此,笔者认为青藏高原至今之所以仍在上升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地下是熔融的岩浆,由于高温,必然产生大量的气体,正是这些气体把青藏高原岩层拱起升高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撞恐怕不是青藏高原至今仍在上升的主要原因。2.太平洋板块为什么会楔入亚欧板块之下,同时又楔入美洲板块之下?是什么力量使得在太平洋板块周边形成巨大的海沟呢?板块漂移学说难以解释清楚这些问题,大洋扩张说也同样无法令人信服。虽然太平洋板块薄而坚硬,但它触碰

4、到的是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坚硬的岩层,而不是软流层,板块漂移的力量是水平方向,大洋扩张的力量也是水平方向,这样的力量只能推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前进,无法产生自上而下的挤压力量,使体量小的太平洋板块楔入到体量大的亚欧板块和反向挤入美洲板块之下。3.为什么太平洋板块薄而坚硬,为什么陆地板块厚而松散?难道是陆地板块散热快,岩浆更容易冷凝成地壳?4.地球上有那么多板块与板块相交之处,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它板块与板块相交之处却少有地震?我的猜想是:以上问题有共同的原因,地球就像一个鸡蛋,正是

5、外星球的撞击,使得地球这个“蛋壳”四分五裂,形成了许多块,产生了以上的现象。法国学者G.摩契尔认为在2.45亿年前,有一颗直径约200千米的陨星猛烈的撞击太平洋地区,在那里撞出了一个直径14000千米、深3千米~4千米的大坑,海水涌进了这个大坑,形成了太平洋。如今这一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009年7月木星表面出现的太平洋大小的“伤疤”,是由一颗和土卫六大小相当的小行星碰撞造成的。土卫六平均半径2575千米,据此判断撞击太平洋的恐怕不比土卫六小。地球从一个火球变成如今的水球,可以想象,它遭

6、到了多少陨冰和外星球的撞击,地球表面的形状与外星球的撞击关系密切,其中撞击太平洋板块的外星球生生的从地球上压出了一个太平洋板块,它把古太平洋板块撞压得密密实实(或者现在的太平洋板块完全是因外星球撞击后,岩浆涌出而生成的新板块),古太平洋板块下的岩浆被挤开,太平洋板块(特别是边缘部分)被撞压降到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下的岩浆对应处,这样太平洋板块自然就被撞压得又薄又坚硬(当然古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物质被撞飞了),我们知道,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由于撞压后反弹,太平洋板块中部稍向上隆起,使太平洋板块中

7、部发生断裂,岩浆从此处喷出,后来就慢慢地在中部形成了海岭;同时,由于撞压,太平洋板块外周边的地壳被撞胀裂,形成了许多板块,大抵上,靠近太平洋板块的周边的岩层也被撞得破碎不堪,另一方面,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太平洋板块周边板块上的岩层扭曲褶皱,形成了许多对应走向的山脉,最后,太平洋板块周边的板块反冲回缩,压在了太平洋板块上,也由于回缩,太平洋板块周边的板块出现了许多断裂带。撞击太平洋使得太平洋板块又薄又坚硬,却使得周边的板块增加了厚度,并使临近太平洋板块的环状地带的岩层破碎不堪,这就形成了环太平洋岩层

8、碎裂带,这就有了环太平洋地震带。而其它板块与板块之间虽也有板块互相推挤的现象,但岩层相对完整,所以少地震。4.月亮是怎么形成的?目前已有许多种不同的假说。我赞成“分裂说”的部分观点。“分裂说”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一观点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