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

ID:37973241

大小:938.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04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_第1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_第2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_第3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_第4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规划总30学时1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第二讲城市规划的任务与内容第三讲城市用地构成构成与总体规划第四讲居住区详细规划课程大纲2主要内容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城市化3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1、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原始群落中就产生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2、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4二、城市的形成1、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2、居民点的分化:其中以农

2、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53、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4、“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一种交易的场所,即“日中为市”、“五十里有市”的市。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6三、城市的定义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7一、古代的城市发展(1)防御要求(2)社会形态发展(3)政治体制(4)经济发展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8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3、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9(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2)城市布局的变化(3)城市与环境(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10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中的集中,产业门类的增加与分工协作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的模式,逐渐向城镇群,或城镇密集地区的方向发展。11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12二、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A、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13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B、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14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C、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15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21世纪我国将会有大规模的城市化,农村多余的大

5、量人口是城市化的动力,也是压力。预计大量的人口要转化人城镇,但是这条城市化道路如何走?16一、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城市的历史约有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第四节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1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东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儒家、道家和法家都自此形成并发展。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

6、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变通18隋唐长安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到近百万。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① 中轴对称。 ② 东西两市。 ③ 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 ④ 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19唐长安复原图20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郭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① 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 ② 左祖右社。21元大都(北京)复原图有规

7、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以前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22明代北京城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① 北部收缩2.5km、南部扩展0.5km。 ② 突出8km中轴线。 ③ 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④ 皇城南形成商肆。23明代北京城24二、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背景25乌托邦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著作《乌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个城市,距离一

8、天为限,与乡村紧密结合。每户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乡村,二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门不闭户,以废除私有财产观念。生产物资放在公共仓库,按需领取。公共食堂,公共医院。中国的《桃花源记》26康帕内拉(1568-1639)的“太阳城”财产为公有制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