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设计1

11.教学设计1

ID:38056974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11.教学设计1_第1页
11.教学设计1_第2页
11.教学设计1_第3页
资源描述:

《11.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阅读链接-妙语连珠(高宏伟)阅读链接妙语连珠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  元:感悟生活,领会哲理板  块: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结合本单元文化主题“感悟生活,领会哲理”,本次阅读链接以“妙语连珠”为题,分别编排了“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三个板块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悟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流,因为用了这些“熟语”,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风趣,意蕴丰厚。学习目标:1.了解汉语中的“熟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了解“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的特点以及作用。2.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中出示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2、。3.能体会到“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学习策略:在对“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它们的作用,并以记录生活的方式将“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引入学生生活。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3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阅读链接-妙语连珠(高宏伟)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由“妙语连珠”导入,总揽本次阅读链接。(一)让学生说一说“妙语连珠”是什么意思?(二)学生浏览本次阅读链接,说一说“妙语连珠”在本课中指哪些内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课件出示交流话题学生交流后课件出

3、示:本次阅读链接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来自生活,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它源于生活,又指导人们的生活。二、走进“谚语”。(一)了解“谚语”。1.“瑞雪兆丰年”,让学生说说如何理解这句话。2.默读“谚语”部分,了解什么是谚语?谚语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走进谚语。1.学生自读谚语,看看这些谚语分别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课件出示按“农谚”、“指导人生的谚语”、“

4、关于读书学习的谚语”分类的谚语。学生在交流中要畅所欲言,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启示。2.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谚语。从“妙语连珠”的词语理解开始学习,使学生明晰本节课学习的方向。对“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的整体认识,为下面各板块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瑞雪兆丰年”对谚语进行理论性的认识,使学习过程顺畅自然。从课本中的谚语谈起,引入更广阔的谚语交流中。结合生活实际谈启示,更突出了谚语“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的特点。3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阅读链接-妙语连珠(高宏伟)学生进行交流。三、走进“歇后语”。(一)了解歇后语及作用。同桌两人表演读相

5、声片段,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歇后语?它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学生交流时尽量从相声片段中寻求答案来理解。(二)感受歇后语的魅力。1.学生勾画出相声片段中的歇后语。课件出示四句歇后语2.请两位同学展示表演相声,其他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3.学生说一说知道的其他歇后语,它们在什么时候适用。课件出示交流提示交流中尽量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来谈。四、走进“惯用语”。(一)学生自读第三板块,了解惯用语及其作用。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及惯用语的相关介绍(二)学生交流书中提供的惯用语的意思。课件出示惯用语(三)结合生活,说说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惯用语。课件出示交流提示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以

6、“在……时候,我们会说……”来介绍。五、联系生活,积累运用。(一)让学生在采蜜集中搜集更多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二)留意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记录下那些表达形象生动的语言。课件出示积累运用结合相声片段,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歇后语”。离开语言环境而存在的歇后语,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结合语言环境说说知道的其他歇后语,使本次学习更有意义,让歇后语服务于学生生活。“惯用语”相对前面的学习内容,学生会感到陌生,而在了解、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其实“惯用语”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时候,我们会说……”的介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使用惯用语。“采蜜集”中的搜集将学生

7、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记录生活则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妙语连珠”,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