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

ID:38068781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_第1页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_第2页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_第3页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_第4页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摘要虽然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涉足纳米技术这个领域的工作,但还有很多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刘一纳米材料还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如何分析和表征纳米材料,如何获得纳米材料的一此特征信息。该文对纳米材料的一此常用分析和表征技术做了概括。主要从纳米材料的成分分析、形貌分析、粒度分析、结构分析以及表面界面分析等几个方而进行了简要阐述。关键词:纳米材料;表征;测试技术1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纳米材料的表征主要包括:1化学成分;2纳米粒子的粒径、形貌、分散状况以及物相和晶体结构;3纳米粒子的表面分析。

2、1.1化学成分表征化学成分是决定纳米粒子及其制品性能的最基本因素。常用的仪器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成分的特征谱线,如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可对纳米材料的整体及微区的化学组成进行测定。而且还可以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合,使之既能利用探测从样品上发出的特征X射线来进行元素分析,又可以利用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信号等观察样品的形貌图像。即可以根据扫描图像边观察边分析成分,把样品的形貌和所对应微区的成分有机的联系起来,进一步揭示图像的本质。此外,还可以采用原子l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

3、光谱AAS对纳米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可分析纳米材料的表一面化学组成、原子价态、表面形貌、表面微细结构状态及表面能态分布等。1.2纳米徽粒的衰面分析(1)扫描探针显徽技术SPM扫描探针显徽技术SPM以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徽镜AFM、扫描力显微镜SFM、弹道电子发射显徽镜BEEM、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新型系列扫描探针显徽镜为主要实验技术,利用探针与样品的不同相互作用,在纳米级乃至原子级的水平上研究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的几何结构及与电子行为有关的物

4、理、化学性质,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2)谱分析法①紫外一可见光谱由于(金属粒子内部)电子气(等离子体)共振激发或由于带间吸收,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区具有吸收谱带。不同的元素离子具有其特征吸收谱。因此,通过紫外一可见光光谱,特别是与Mie理论的计算结果相配合时,能够获得关于粒子颗粒度、结构等方面的许多重要信息。此技术简单方便,是表征液相金属纳米粒子最常用的技术。另外,紫外一可见光谱可观察能级结构的变化,通过吸收峰位置变化可以考察能级的变化。②红外及拉曼光谱因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强度分别依赖于振动分子的偶

5、极矩变化和极化率的变化,因而,可用于揭示材料中的空位、间隙原子、位错、晶界和相界等方面的关系,提供相应信息,可用作纳米材料分析,如硅纳米材料的表征。根据纳米固体材料的拉曼光谱进行计算,可望能够得到纳米表面原子的具体位置。(3)场离子显微镜FIM场离子显微镜FIM是一种具有高放大倍数、高分辨率、并能直接观察表面原子的研究装置。这种技术利用成像气体原子在带正高压的针尖样品的附近被场离子化,然后受电场加速,并沿着电场方向飞行到阴极荧光屏,在荧光屏上得到一个对应于针尖表面原子排列的所谓“场离子像”,即尖端表面的显

6、徽图像。FIM能达到原子级分辨,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一个个原子的排列,便于从微观角度研究问题。FIM在固体表面研究中占有相当的位置,尤其是在表面微结构与表面缺陷方面。2纳米材料的粒度分析2.1粒度分析的概念大部分固体材料均是由各种形状不同的颗粒构造而成,因此,细微颗粒材料的形状和大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具有贡要的影响。尤其对纳米材料,其颗粒大小和形状对材料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纳米材料的颗粒大小、形状的表征和控制具有贡要意义。一般固体材料颗粒大小可以用颗粒粒度概念来表述。对于不同原理的粒度分析仪器,其

7、所依据的测量原理不同,其所测量的颗粒特性也不同。因此,它们只能进行有效对比,不能进行横向直接对比。由于粉体材料颗粒形状不可能都是均匀的球形,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粒度分析仪所测的粒径是一种等效意义上的粒径,与实际的颗粒大小分布会有一定的差异,其只具有相对比较的意义。由于粉体材料的颗粒大小分布较广,可从纳米级到毫米级,因此在描述材料粒度大小时,可以把颗粒按大小分为纳米颗粒、超细微粒、微粒、细粒、粗粒等种类。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的颗粒分布以及颗粒大小己经成为纳米材料

8、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研究的粒度分布范围卞要在1——500nm之间,尤其是1——20nm之间的粒度,是纳米材料研究最关注的尺寸范围。在纳米材料分析和研究中,经常遇到的纳米颗粒通常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1——100nm)的超细微粒。由于该类材料的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本身具有小尺寸效应、量了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了隧道效应,因此,具有许多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2.2粒度分析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粒度的分析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