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ID:38119567

大小:22.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_第1页
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_第2页
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_第3页
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分析论文(设计)来源论文(设计)类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他们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因而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从掌握的现有材料来看,学者们对“民工荒”作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还是略嫌不足。“民工荒”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

2、方面面。因此,“民工荒”是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解决“民工荒"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自2003年末,我国沿海一些主要工业区域和出口省份出现民工短缺现象,使得“民工荒”代替“民工潮”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现象,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引起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民工荒”的成因和对策。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集中研究方向是经济学、管理系和财政管理等方面,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辩证唯

3、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文献法和比较研究法。除了上面三种方法之外,还有一些专家使用托达罗模型进行分析,结合研究需要加以修正拓展,使其能更好的为研究“民工荒”服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农民工开始讲起,从农民工的定义,现状和作用展开描述。然后过渡到民工荒产生的原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企业责任,政府责任,社会原因和民工因素四个方面。然后针对这四个方面,专家们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民工荒”的突发性引起了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学者也积极的投入研究。本

4、文从人口流动模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其迁移的各种可能的因素,并拓展了托达罗模型,以期能更好的解释我国的民工流动现象;以广东省为例,以其发生的“民工荒”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该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动态变化,阐述了“民工荒”的表现特征,运用拓展后的模型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行文最后系统地分析了作为“当事人”的政府、企业和民工三方的责任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都必须遵循的方法。本文坚持以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民工荒”问题。二、文献法文献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从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统计年鉴等文献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阅读、鉴别、分析,找出学者们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三、比较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从而总结出“民工荒"产生原因之一在于农民工自身。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舒胜兰.《“民工荒”成

6、因及其对策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8);[2]黎小艳.关于珠江三角地区“民工荒”问题的探讨.宏观经济,2006(6);[3]马春辉.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开放导报,2004(12);[4]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5(2);[5]周德军.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王得文、蔡防、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7]于芳梅,张晓晨.“民工荒”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企业,2006(9);[8]鲁开垠.《

7、农民工紧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9]钱凤娟,王晓娣.“民工荒”成因及对策.企业经济,2005(11);[10]丁文声,刘黎明.“民工荒”出现原因及其对策浅析[J].商贸现代化.2006[11]BlackD.A.,GarenJ.E..EfficiencyWagesandEquilibriumWages.EconomicInquiry,1991,29(3):525-540[12]DaleW.Jorgenson.TheDevelopmentofaDualEconomy.TheEconomicJourn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