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

ID:38238991

大小:7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1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轴对称图形_数学_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轴对称图形》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提供者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含义(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使学

2、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并会用对称图形创造图案。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等手段,在活动中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2)通过动手操作、示范、小组合作,完成平面图形轴对称及对称轴条数的研究。(3)通过作业设计完成轴对称图形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3)通过欣赏、观察,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爱美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

3、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7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1)情景激趣策略:通过贴眼睛的游戏,初步感知对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示范模仿策略:通过教师课件示范,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3)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猜测、观察、动手操作、感念辨析、判断等方式,本课从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物体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提高学

4、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每位同学准备准备实际操作工具剪刀,小刀及材料彩纸;(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7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漫画人物——三毛,创设情景:黑板上画一个缺眼睛,少耳朵的三毛,请学生画出来。孩子们都踊跃地上黑板添眼睛,画耳朵,可其他同学总觉的不满意,其中一位同学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于是邀请她介绍经验。生:耳朵和眼睛都要一样大小,都要互相对称。学生从画三毛头像中意识到“对称”二字,为学习新课

5、作铺垫。用学生喜欢的事物、人物创设课堂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积极探索新知。7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二:联系生活,引导探究。电脑演示:飞机、机器猫、蝴蝶、京剧脸谱、建筑物等轴对称图形。1.揭示概念。(1)象刚才剪下来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板书: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2)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出你所剪的图形的对称轴。(3)这些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2)全班交流。把上面的轴对称图形在折一折,画出它们的

6、对称轴,数一数各有几条对称轴。(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2)全班交流。强调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学中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去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最终找到了许许多多,足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看着机器猫、蝴蝶、飞机啧啧赞赏时,实际上学生也在赞赏数学。原来数学并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很美的,也可以用一颗欣赏美的心去学习。7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1.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2.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四、小结7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教学流程图课后小结拓展延伸剪一剪看一看数一数画一画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欣赏轴对称图形

7、实践与探究情景导入七、教学评价设计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1)通过第二节课的课前复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基础知识。2)通过和学生交流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和态度,即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以老师给予及时地肯定、适度的鼓励、树立榜样和互评为主。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己总结本课堂学会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二、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和听课教师的交流来评价自己在本节课教学时优点与不足,并适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和学生交流来评价自己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