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型社会

关于两型社会

ID:3833635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0

关于两型社会_第1页
关于两型社会_第2页
关于两型社会_第3页
关于两型社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两型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两型社会的思考专业班级工程力学0902姓名张阳学号20091210229摘要: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实发展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任务;因此,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经济构架、发展目标和五大支撑结构体系及具体对策和建议。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一、“两型社

2、会”形态的科学描述  “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消费方式、文化定位、社区生活、日常行为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并不仅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意味并预示着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理念的一次革命。因此,在笔者看来,“两型社会”至少应从政府政策取向、产业技术状态、居民生活方式、资源环境状况、科技研发支撑等层面予以定义或描述,即政府制订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财税、土地、科技等政策

3、并得到切实执行;开发并采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技术及其设备在企业的产业行为中已形成理念上的自觉;消费“两型”产品和两型生产方式的产品以及消费方式本身的两型化成为居民的共识和偏好,厉行资源节约、注重环境保护已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等等。  但这样的描述仍然是概念性的,我们需要结合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权威数据、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熟经验、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国内以及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两型社会”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上述每一个层面都提炼出一组对应的关键变量并确定

4、科学合理的目标值。  二、“产业两型化”与“两型产业化”  “产业两型化”是指对现行产业实施“两型”化改造,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技术工艺升级、生产环节补充和产业布局调整,促使企业及相应地区的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达到相应的预设标准。一般说来,“产业两型化”的经济效果主要体现有二:(1)以增大企业内部成本的方式来减少对社会的负外部性(即实现“环境友好”);(2)以现期的高成本来换取未来远期的低成本(即实现“资源节约”)。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把“两型社会”建设仅仅局限于强制式的“节能减排”,将由于直接增加

5、企业的现期成本而难以形成有效激励,甚至可能陷入“环境治理不得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二难困境之中。  对“产业两型化”之困的解决之道在于“两型产业化”。所谓“两型产业化”,是指开发、生产及经营各类有利于人们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素类或消费类产品(及服务)。“两型社会”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支持性产品、技术、产业予以支撑,具体说来有如下五大类:(1)在传统产业现有作业流程得以维持的前提下,以增量改造方式为其增设通用节能节材设备、新建“三废”处理设施、对现有机器装备进行“节能减排

6、”技术改造等。(2)为将“节能降耗减排”功能融入整个生产过程、为目标的流程再造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及成套设备。(3)开发可用低耗清洁生产方式予以生产的新产品或新服务。(4)循环经济综合解决方案。分别针对企业内部、产业园区、整个社区等不同层次提出专项或综合的循环生产方案及配套设施。(5)外在环境优化后所孕育的新产业。可见,“两型产业化”首先是为“产业两型化”提供技术支撑、物质基础及智力资源。三、“消费两型化”与“行为两型化” “产业两型化”和“两型产业化”属于“生产两型化”的范畴。“生产两型化”的本

7、质就是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技术或解决方案完全内置于生产环节或作业流程之中,成为生产环节或作业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任何生产的真正动力来自于对应消费的存在。因此,生产两型化的原初动因和维持基础无一例外是“消费两型化”。所谓“消费两型化”,是指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偏重于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能的产品,或偏重于运用两型生产方式而生产的产品,以及自身消费行为趋于“两型化”。两型化的消费观念是否深入人心、两型化的消费偏好是否全面形成、两型化的消费行为是否因循成习,直接决定着生产两型化的持续性和长

8、效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双重含义:首先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次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加工利用各种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从而进行深刻而富有成效的技术创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可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与生态文明,构建起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