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ID:38357161

大小:4.45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1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_第1页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_第2页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_第3页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_第4页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综合历代书评,王羲之的书体得之神功、千变万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极的,就是楷书、行书和草书(今草)。  王羲之便是这些杰出书家的典型代表。小楷书王羲之异军突起,书写的小楷书,已受时人珍视。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洛神赋》、《劝进表》等。洛神赋小楷《黄庭经》(局部)行书可以看到早期的行书。这种早期的行书也是由隶书的实用书写逐渐发育而成的一种新兴的书体。它简洁,开张,结体松动,隶味很浓。到了东汉,行书走入上流社会,得到不断的整理和规范。王羲之——行书王

2、羲之早期行书《姨母帖》,尚残留隶书那种横平竖直的书写习惯,用笔起伏、顿按的幅度不大,很少映带。书写速度较为平缓,近于匀速,风格古拙质朴,不脱钟 繇法度。王羲之后期的行书作品,风格大变,面貌一新。代表作品有:《兰亭序》、《丧乱帖》、《孔侍中帖》、《游目帖》、《快雪时晴帖》、《寒切帖》、《远宦帖》、《上虞帖》《姨母帖》等。这些作品,笔画体态都有生动的欹侧之势,‘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梁袁昂《古今书评》)。这种欹侧之势,在结构上遒媚紧敛,势巧形密,蕴藏着一种行而突止、蓄而待发的‘势’和‘态’,即所谓‘龙

3、跳天门,虎卧凤阙’。字与字之间有起承转合的映带,似断若连,如‘烟霏露结’。这类风格的行书,在王羲之作品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他行书风格的主调。神龙本兰亭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我们所见到的一些被称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唐代以后的摹本,然而这些唐人的摹本,也不失难得的珍品,“神龙本兰亭”便是其中之一。这卷《兰亭序》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据说是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留给后世无尽的遗憾。这是在流传至今的《兰亭序》摹本中最为精美的一本。因为它将原作的笔墨表现得最为真切。原本

4、上带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都摹写得很细腻,改写的字迹也显示出了先后的层次,行笔踪迹、墨色浓淡十分清晰,间架结构也是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显得自然生动。古人云:“摹书得在位置,失在神气。”而我们却能从神龙本兰亭上看见王羲之书法神清骨秀的艺术风神,真无愧于后世各代书家对它的高度评价。神龙本兰亭草书秦末汉初,已萌草书。汉魏草书,大多是较多地保留着隶书笔意的章草,少部分是比章草书写更为简便的今草的雏型。王羲之章草传世作品甚少,较为可靠的是《豹奴帖》《十七帖》。他的章草,写得非常精美,令人叹服。 

5、 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建树,并不是旧体的章草,而是新兴的今草。后人肯定的崇拜的,就是他增损古法、裁成一体、变古制今的今草。王羲之的今草书,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都达到了极致。用笔以方折为主,斩钉截铁,干净简捷,从容不迫。‘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唐孙过庭《书谱》)。点画的‘形’与‘势’,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自然天成。王羲之《初月帖》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

6、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十七帖(局部①)十七帖(局部②)王羲之行书《姨母帖》,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丧乱帖》面目近于《频有哀祸帖》,然转折更为圆活流纵,字侧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间而出,至纸末行笔更为快疾。可以想见作者当时啜泣难止、极度悲痛之情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