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ID:38413915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_第1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_第2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表现、危害及解决策略山东省单县实验中学鹿时魁学习倦怠是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能力、体力和精力上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无法应对学习产生的压力而产生的体能和心理的疲惫。一、中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1.心理压力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企盼,学生自身对未来的过高期望是学习产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让学生产生本能的反感。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升学率,采用各种形式向中学生要质量、要分数,最终转化为采取各种方法向学生施压,班内同学的竞争,和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也使中学

2、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2.个人素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高有低。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人际交往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整天忙于学习,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学生,容易成为学习倦怠的群体。3.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它的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因而,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学习而看不到效果,或者看到的效果不明显,产生的成就感是很难得到体验,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的丧失。4.过重的学习压力。由于现在的应试教

3、育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枯燥的课堂,单调的学习,大量的作业使中学生学习负担增加,甚至丧失了个人兴趣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单元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考完试后的学生间的相互比较,人为加重了,中学生之间的竞争,迫使学生处于高负荷的学习运转中。据调查显示,中学生人均日学习时间为9.7个小时,长时间的学习使得学生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  5.社会交往闭塞。学校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由于对学生管理的要求,不少学校实行“坐班制”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除了教室就是操场,很少有与外界相接触的

4、机会,除了上课外,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机会,而且,由于学习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学生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缓释。导致学习倦怠的产生。二、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导致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1.生理、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2.人际关系问题。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中学生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中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使中学生比其他人更易在

5、学习中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使中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作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中学生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如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作出反应。3.学习行为问题。 (1)逐渐学习失去兴趣,并开始疏远学习,学习不认真甚至不上课,行事方法偏激。时常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    (2)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

6、折时拒绝老师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      (3)对学习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自己是为家长学习,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自己的点滴进步。            (4)对学习完全失去热情。开始搞小帮派,小团体。上网泡吧等不良行为开始滋生。三、中学生倦怠的危害1、对自身伤害。虐待自己,斗志消沉,不再追求学习上的成就和进步,影响自身的发展。2、对家庭的伤害。对孩子关注和爱得不到回报,这对于家长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3、对教育学习的消极影响。中学生会士气低落,时常抱怨,学习效率下降,与同学的关系恶化,甚至会

7、发生骂人和打架的情况。同时会出现中学生的流失。势必对教育事业产生负面影响。四、中学生倦怠解决的途径  1.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应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用积极的心态对学习,不断化解矛盾,解除烦恼。树立绿色理念、阳光心态、乐观精神,体验人生的幸福。  2.帮助中学生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规划中学生的发展。让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选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引领中学生走上不断奋斗、不断成功之路。  3.学校引领。作为

8、学校管理者要为中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倾听中学生心声,引导中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体现主人翁意识,张扬智慧火花,把学校的办学目标与中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凝心聚力,激发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新理念、新经验,让中学生们大胆尝试,主动改革。点燃了中学生的激情,让中学生利用网络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学习;学校帮助中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搭建成功平台,对中学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指导。4.建立机制。建立机制则是激励中学生进步的不竭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