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与利息》PPT课件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

ID:38649900

大小:1.61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9-06-17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_第1页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_第2页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_第3页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_第4页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与利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信用与利息第一节信用与资金融通信用的含义:信用是指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是经济主体之间有条件让渡货币资金或商品的一种经济关系。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关系成立的两个条件:(1)信任要素(2)时间要素市场资料的私有制及货币资金运动的不平衡决定信用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当货币运动和信用紧密相联系时,产生了新的概念——金融。信用关系的基础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信用经历发展过程1、高利贷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占有必要劳动时间,对社会的破坏性,具有非生

2、产性、寄生性、保守性。如旧中国时,月息3分,即3%“最公道”了,不计复利,年息为36%农村春借一斗秋还三斗极普遍,城市贫民“印子钱”。2、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运动的形式,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是货币资本家为获取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形成:是在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本3、社会主义信用信用的要素信用的主体信用的客体信用的内容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1、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商品和货币是借贷行为的物质基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信用2、信用资金的供求与信用机制高利贷的含义高利贷是指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最

3、古老的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商品交换的发展,原始公社内部发生了财富两极分化,出现了相对富裕家族。一些贫穷家族迫于维持生计和简单再生产的需要,不得不以极高的代价向富裕家族求借,于是产生了高利贷。高利贷的特点①高利率。高利贷利率无任何限制,年利率高达30~40%,甚至100~200%。②非生产性。用高利贷借来的货币,一般都用于生活消费,很少用于发展生产。在高利贷的压榨下,债务人会因债台高筑而破产,甚至因为不能清偿债务而失去自己的劳动条件。高利贷的作用①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日益萎缩,再生产条件每况愈下)②推动自然经济解体,促使商品货币关

4、系发展。(债务人为偿还高利债务必须为卖而生产,以便获得还债货币,这就促进了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③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形成了雇佣军;大量货币集中在高利贷者手中,形成大规模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先决条件)直接融资:指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的交易直接形成债券债务关系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资金融通。特点:任何人、机构都可自由地在某个场所进行交易,交易价格是公开的,有市场供求决定,适合于频繁转让。直接融资的优点(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2)筹

5、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3)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发行股票,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由此筹集的资金具有可以长期使用的特点。(4)具有较强的公开性(5)受公平原则的约束,有助于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直接融资的缺点(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4)直接融资制约条件比较多。间接融资: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特点:交易活动以比较固定的客户关系为限,资金供求双方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如银行的存

6、、贷款业务等。间接融资的优点(1)提高金融的规模经济。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2)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高。间接融资的缺点(1)主要是由于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加入金融机构为中介,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2)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又有紧密的联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

7、与企业之间的接待关系,间接融资具有聚少成多、短借长贷、分摊风险、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等优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且随着国际金融发展史的不断演进,也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间接融资为主、进一步发挥银行的资金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稳妥的发展直接融资,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第二节信用制度与信用形式一、信用制度定义:信用制度是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二、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定义: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出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