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治疗》PPT课件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

ID:38950461

大小:12.86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6-22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1页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2页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3页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4页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温病的治疗概述温病的治疗,是在温病的诊断、辨证基础上确立相应治法,选用适宜方药,以达到邪去正安。治疗基础:明确诊断,准确辨证治疗关键:确立治法,选用方药治疗目的: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举例提纲一、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二、确立温病治疗的原则三、温病主要治法四、温病兼夹证的治疗五、温病瘥后调理一、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温病治法确立的主要依据是病因和病机1、审病因:明确病邪性质。温病病因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等病邪,不同性质病邪侵袭人体,具有不同致病特点。根据温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发病季节等因素,寻求温病的病因种

2、类,这就是“辨证求因”。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审因论治”。2、辨证:通过辨病机变化,明确病变阶段、病变部位及气血脏腑变化,施行治法。卫气营血辨证:“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三焦辨证:“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3、针对特殊症状:动风者宜息风;窍闭者宜开窍;腑实者宜通腑;迫血者宜凉血止血。4、根据特异性病原体:在辨证施治为主体基础上,可从辨病角度在用药中选择一定具有抑制、杀灭作用的中药。二、确立温病治疗的原则1、正确处理邪正关系(1)重在祛邪:祛

3、邪以扶正,针对主因是温热与湿热,分别清凉解毒(卫、气、营、血)和宣透、清利;宣上、畅中、渗下。(2)注意扶正:温病后期,正虚为主,扶正以祛邪。如:养、补、滋、扶。(3)掌握邪正消长情况:邪盛正强、邪盛正减、邪衰正虚,不同病势,采取不同程度的祛邪扶正治法。2、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在掌握整体大局基础上,不忽视局部症状。3、重视病理变化要点:调整气血,消除病理产物,如调气(升降与出入)、化痰、化瘀治法广泛应用。4、按病证性质,发病类型施治:温热类温病主以寒凉;湿热类温病主以祛湿,合用清热。5、顺势调节脏腑功能:不

4、同脏腑有不同生理功能特点,温病发生后,治法中体现相关脏腑病理状态的恢复。6、重视病人的体质:肾水素虚,先安未受邪之地;阳虚者,清法只应用到十分之六七;阴虚者,须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7、知常达变:灵活掌握治疗原则,正确使用。三、温病主要治法温病的治法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祛邪为主的治法二是以扶正为主的治法三是用于急救治标的治法(一)泄卫透表法本法具有疏泄腠理,透邪外出,汗出散热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现代报导:本法促进汗腺分泌及血管舒张,通过发汗、扩张血管,加快散热,达到退热目的。改善循环,有利于局部

5、炎症的吸收和人体功能恢复。分类作用适应证代表方剂疏风泄热辛凉轻透疏散肺卫风温初起邪在肺卫银翘散桑菊饮解表清暑透散表寒清暑化湿夏月暑湿蕴中寒邪束表新加香薷饮宣表化湿芳香宣透疏化表湿湿温初起湿郁肌表气机失畅藿朴夏苓汤疏卫润燥辛宣凉润疏卫润燥秋燥初起邪在肺卫桑杏汤使用本法注意事项:忌用辛温发汗,解表并非都要发汗:无汗者,因腠理郁闭,宜微汗,如荆芥、豆豉、香薷等;重在宣解,“辛凉宣肺,便是汗剂”、“汗之应为得汗”、“不在乎升表,而在乎开其郁闭,和其阴阳”、“妙之导邪外出”。此法常要配合清气法、滋阴法。(二)清气解热法本

6、法具有清热逐邪,生津护阴的作用。适用于热病气分阶段。现代报导:本法对病原微生物有抑杀作用;具有解毒作用,可对抗中和内毒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解热、抗炎、镇静、强心、升压、止血作用。分类作用适应证代表方剂轻清宣气透泄邪热宣展气机温邪初入气分郁于胸膈栀子豉汤辛寒清气辛寒泄热阳明气分热炽白虎汤清热泻火解毒苦寒直清里热泻火解毒气分邪热内郁化火黄连解毒汤使用本法注意事项:温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以免寒凉冰伏邪气。气分湿热证不宜单用,应与化湿法同用。素体阳虚者不可过用,应中病即止。苦寒药有化燥伤津之弊,热盛阴伤或素体阴虚者

7、慎用。(三)和解祛热法和解祛热法具有宣通气机,疏解气分半表半里之痰热湿浊,清泄少阳,分消走泄,开达膜原的作用。适应于邪已离表又尚未入里的半表半里证。现代报导:本法具有解热、抗菌、消炎、疏泄利胆、调整胃肠功能等作用。分类作用适应证代表方剂清泄少阳辛苦芳化清泄少阳热邪兼以化湿热郁少阳兼痰湿犯胃蒿芩清胆汤分消走泄辛开苦泄或开泄宣气机,化痰热分消三焦湿热留滞三焦,气化失司,痰热湿阻温胆汤加减开达膜原辛通苦燥疏利透达湿浊湿热秽浊郁闭膜原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使用本法注意事项:适合于邪热痰湿郁阻于少阳,对气分里热炽盛不宜用。

8、分消走泄、开达膜原以疏化湿浊为主,热偏重者不宜用。(四)祛湿清热法具有调畅气机,健运脾胃,通利水道作用。适应于气分湿热证。现代报导:本法具有一定抗感染、调节胃肠功能、利尿等作用。分类作用适应证代表方剂宣气化湿芳化宣通之品疏通表里气机,透化湿邪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三仁汤燥湿清热苦辛通降之品疏通中焦气机,祛除湿热邪气中焦湿热遏伏,湿渐化热,湿热俱盛王氏连朴饮渗利湿邪用淡渗之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