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自然观(古代)

上篇自然观(古代)

ID:39066937

大小:412.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4

上篇自然观(古代)_第1页
上篇自然观(古代)_第2页
上篇自然观(古代)_第3页
上篇自然观(古代)_第4页
上篇自然观(古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篇自然观(古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第二节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三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时间自然观古代:远古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古希腊罗马时期朴素的自然观(自然哲学)(前7世纪—5世纪)中世纪:(5—15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近代:前期(16—18世纪)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后期(18后—19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古代哲学诞生的年

2、代,自然科学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差不多都包含于统一的哲学之中。其中有不少是来自抽象的思辨和猜测,但也有许多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具有后来经验科学的雏形。一、古代自然观原始宗教自然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哲学中国古代自然观简介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与局限性原始技术发明人类力量与才能凸现生产水平低,无科学原始宗教自然观(万物有灵论)(一)原始宗教自然观(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关于宇宙结构伊奥尼亚时期(BC.8世纪--)雅典时期(BC.530年--)希腊

3、化时期(BC.332年--)(亚历山大时期)罗马时期(BC.31年--)1、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 (朴素的元素说)泰勒斯(Thales,BC.624—547)认为是“水”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BC.585—528)认为是“气”赫拉克里特(Heracllitus,BC.540—475)认为是“火”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322):“四元素说”(土、水、气、火)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万物的本源四象:1、2、3、4最完美的数——10世界应该符合数的美、数的和谐第一次数学

4、危机危机的解决——无理数泰勒斯的自然观泰勒斯(Thales,前624-前547),古希腊学者,出生在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城的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家庭政治地位的显贵、经济生活的富足,泰勒斯均不屑一顾,而是倾注全部精力从事哲学与科学的钻研。泰勒斯素有“科学之父”的美称。泰勒斯的自然观泰勒斯有名名言:“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世界本原是水,他否定了神创造一切的观点,开创了从世界本身来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泰勒斯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米利都学派的观点主要观点是认为自然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万物的本原不是具有固定性质

5、的东西,物质在运动中不断产生冷与热、干与湿等对立面,因而产生了万物,生物则从水元素中产生,高级动物是由低级动物发展而来,人是由鱼变化而来的。泰勒斯在哲学上后来的主要支持者是德谟克利特等人。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米利都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学派。米利都学派的观点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前610--前510年)和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前550--前475年)等人。他们对米利都学派的理论界都有较大贡献。巴比伦人曾把水、空气和土看成是组成世界的元素。阿那克西曼德又加上了第四种元素

6、--火,并且设想在元素形成之前还有一种原始物质。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空气就是原始物质,其他元素都是由空气组成的。赫拉克利特的自然观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部的以弗所,是该城王室的后裔。但是他放弃了贵族特权,专心研读哲学。他提出火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都是火的转化形态。他的名言:“万物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的自然观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又说:

7、“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赫拉克利特这一思想,否定世界上存在超自然的神,而以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去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用一种形态的物质来说明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世界。他试图从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的思想,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以朴素的方式道出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一深刻的哲学道理。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毕氏提出了“宇宙和谐”的思想。数的比例构成宇宙的和谐,而宇宙的和谐支配着整个世界。而和谐是以对立为前提,是对立中的和谐。他提出了十组对立: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一与多,左与右,阴与阳,静

8、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但是,毕氏用数与和谐说明世界时,却把数神秘化,作出许多似是而非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例如,婚姻是五,因为它是奇数与偶数相结合。爱情是八,因为爱情表示和谐,而音乐中,第八度音是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