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ID:39295537

大小:497.5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6-29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_第1页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_第2页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_第3页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_第4页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党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二、中共党史的几个基本知识2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南陈北李,相约建党)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历史背景建党条件建党标志建党意义4历史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进入近现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反帝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1899-1900)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洋务运动(1861-1894)清政

2、府发起的“自强”运动戊戌变法(1898)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辛亥革命(1911-191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1919)“德先生,赛先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历史背景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指出: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

3、,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6建党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2、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7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8建党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8月3日地点:上海法租界——上海望志路106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人物: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成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选举陈独秀

4、、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李分管组织和宣传9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陈公博周佛海10建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经过了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终于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共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一部分。红色的起点,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序幕

5、。(纪念建党90周年《建党伟业》)毛泽东说过:“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纪念建国60周年《建国大业》)1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成立之初的革命探索(1921-1923年)②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③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④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⑤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对峙)13党内左倾与右倾思想“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

6、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出现过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理论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影响最深,危害最大。14

7、党内左倾与右倾思想右倾思想就是过分保守,思想落后于时代和形势的发展。指党内的一种错误思想,表现为对敌人软弱、妥协、害怕、投降,政策和路线上保守,走在群众的后面。不能随着事情客观情况前进,在党内斗争中放弃原则和斗争,像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就犯了右倾主义错误,在于国民党斗争中放弃了领导权,最终革命失败。15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遵义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的分歧和矛盾;长征途

8、中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中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事变,“逼蒋抗日”。此阶段的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16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改编红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