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墨子与公输般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

ID:39406681

大小:44.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02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_第1页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_第2页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_第3页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_第4页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墨子与公输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墨子与公输般篇一:《公输》练习及答案《公输》练习及答案一、词语解释:1、起于齐()2、夫子何命焉为()()3、愿借子杀之()4、公输盘不说()5、请献千金()6、吾义固不杀人()7、再拜曰()8、请说之()9、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10、争而不得()11、不可谓强()12、不可谓知类()()13、公输盘服()二、句子解释1、夫子何命焉为?2、吾义固不杀人。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4、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三、内容理解1、墨子认为楚国不应该攻打宋国的理由是什么?(1);(2)。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墨子的善于论辩?试作简要分析。(1

2、);(2)。3、从文中可以看出墨子的□□的政治主张。四、常识填空1、墨子,名,相传为时期国人,是家的创始人。2、《公输》一文出自《》一书,本书是家的经典著作。答案:一、词语解释:1、起身,出发;2、先生,这是公输盘对墨子的尊称;教导,告诫;3、凭借,依靠;4、同“悦”,高兴;5、在此表示敬意的副词;6、本来,从来;7、第二次;8、讲;9、制造;10、得到;11、刚强,坚强;12、明白,懂得;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13、折服二、句子解释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我坚持道义,坚决不会无故杀人。3、如今去杀害不足的民众,却争夺自己多余的土地,不能说

3、是明智。4、宋国没有罪却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三、内容理解1、一是宋国并五过错,二是楚国并不缺少土地;2、(1)说理时不直来直去,而是巧譬善喻,旁敲侧击,把对方引入自己所设的圈套;(2)用五个“不可谓”,从多方面揭露对方“义不杀少而杀众”的矛盾和“义”的虚伪性,从而使其无从置辩,只得折服。3、非攻。四、常识填空1、翟春秋战国宋墨《公输》练习(一)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千金。”公输盘曰:“

4、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2)说公输盘不说: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夫子何命焉为: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3、翻译句子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

5、谓智。4、填空(1)墨子,______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____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_______”。本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________的心态和____________的精神。(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

6、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段墨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说理更具气势,语言斩钉截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_____________”的虚伪。答案: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为替制造(2)说同“悦”,高兴,愉快谈2、解释下列加点词夫子何命焉为:教导,告诫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侮辱凭借、依靠你吾义固不杀人:本来,从来子墨子起,再拜:第二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明白,懂得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3、翻译句子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

7、所有余,不可谓智。楚国在土地方面是有多余的,而在民众方面是缺少的,杀死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这不能算是明智。4、填空(1)墨子,_战国_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墨家_学派的创始人。他同情劳动人民,主张“___兼爱__”;反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主张“___非攻__”。本文叙述了__墨子劝阻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而攻宋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现了他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2)“子墨子起,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中动词“闻、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焦急_的心态和__不辞辛劳_的精神。(3)“荆国

8、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