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

ID:40007434

大小:2.4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17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_第1页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_第2页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_第3页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_第4页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cmmb信道讲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Y/T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Thursday,September16,2021CMMB系统结构上、下行频率CMMB技术特点•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国漫游•大功率S波段卫星覆盖全国国土地面单频网和增补转发,本地节目插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实现交互•全程全网、无缝覆盖•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相结合•面向多种类型终端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设计需求对接收的要求恶劣环境下的高质量接收(室内、室外、高速移动)节电,低功耗接收小尺寸天线满足接收要求

2、对业务的要求多种业务灵活组合针对业务有效划分无线资源对网络的要求支持单频组网CMMB技术规范体系•总体技术规范•视频•音频(DRA)•复用•电子业务指南•双向业务信令•数据业务广播协议•互联网协议应用指南•紧急广播•交通信息和导航•电子邮件•广播信道编码、调制和帧结构•分发信道编码、调制和帧结构•回传信道传输协议卫星地球站发射系统技术要求•地面增补转发系统及网络监控协议•地面发射系统及网络监控协议•网络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卫星技术要求•加密和授权•用户管理•计费管理•用户服务体系•用户漫游区域间信令

3、•终端功能、性能和配置•终端参考设计和接口•终端软件应用编程接口CMMB协议栈对应OSI模型分层标准的范围规定了在30MHz~3000MHz的频率范围内,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适用于在30MHz~3000MHz的频率范围内,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主要技术特点采用基于时隙的帧结构支持终端省电采用OFDM调制技术支持移动接收和单频组网采用LDPC编码和深度交织提高接收性能采用信标技术实现快速同步采用逻辑信道技术实现

4、业务的灵活组合概况系统带宽8MHz,2MHz多载波调制方式4K(8MHz),1K(2MHz)外码RS码外交织配合RS码的列入列出字节块交织内码LDPC码(1/2、3/4)内交织行入列出比特块交织扰码复伪随机序列帧结构基于时隙的帧结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分为控制逻辑信道(CLCH)和业务逻辑信道(SLCH),CLCH中传输系统控制信息,在时隙0传送;SLCH传输负载业务CLCH采用RS(240,240)编码,1/2LDPC编码、BPSK映射广播信道功能框图广播帧结构CMMB传输帧长度为1秒,划分为40

5、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相同的结构,包括信标和53个OFDM符号每个广播业务占用一个或几个时隙利于时隙开关支持终端节电设计时隙划分通过时隙组合支持不同业务速率终端通过时隙开关实现省电终端可以通过空闲时隙侦听其它网络或频点,实现网络切换、获取其它频点信息等功能时隙结构每个时隙采用相同的结构:1个发射机标识信号:用于鉴别信号来源2个同步信号:用于快速同步和辅助信道估计53个OFDM符号:承载数据信标和OFDM符号8MHz(10MHz)2MHz(2.5MHz)子载波总数有效子载波个数子载波总数有效子载波个数

6、子载波间隔(kHz)持续时间(us)信标TxID256191643739.062536同步×2204815365123144.8828204.8×2OFDM符号4096307610246282.4414460.8TxID携带内容为发射机标识序列,共256个。8MHz模式下用191bit定义,2MHz模式下用37bit定义。同步信号携带内容为伪随机序列,生成多项式x11+x9+1,移位寄存器初始值01110101101保护间隔TGI——保护间隔,2.4us。(注:两段同步间不加保护间隔)T0——数

7、据体长度T1——循环前缀长度信号T0(us)T1(us)TxID25.610.4同步204.8×20OFDM符号409.651.2所以每时隙时间正好是:36+204.8×2+460.8×53+2.4×55=25000us保护间隔选取方式纠错编码外码:RS编码(可选)外交织:基于字节的块交织(深度交织)内码:LDPC编码内交织:基于比特的块交织RS码RS码采用码长为240字节的RS(240,K)截短码。该码由原始RS(255,M)系统码通过截短产生,M=K+15。RS(240,K)码提供4种模式,

8、分别为:K=240,K=224,K=192,K=176字节交织和RS编码字节交织器采用列入、列出的方式输入数据由第1列开始,由左向右逐次写满字节交织器的前K列RS编码器由上向下逐行进行RS编码所有行的RS编码完成后,由左向右从字节交织器中逐列读出240列编码后的数据字节交织器参数MI1/2LDPC码3/4LDPC码8MHz交织模式1MI=72MI=108交织模式2MI=144MI=216交织模式3MI=288MI=4322MHz交织模式1(仅用于BPSK)MI=36MI=54交织模式2(仅用于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