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ppt课件

《浮针疗法》ppt课件

ID:40076739

大小:675.73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20

《浮针疗法》ppt课件_第1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_第2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_第3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_第4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浮针疗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浮针疗法2定义1发展源流2浮针疗法的特点3简介3定义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局限性病痛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4发展源流浮针疗法发明人:符仲华浮针疗法诞生于1996年6月;第一次试用浮针疗法是在广东增城;浮针器具及操作技术已经历四代改进。5浮针疗法特点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同时对感觉麻木、胀满等感觉异常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适应症广可用于软组织伤痛等疾病,也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对痛症有特效对痛症有特效6所需设备少,易操作。取效快捷进针完毕即可收效;长效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安全可避免断针、弯针、滞针现象;易实施7浮针疗法采用水平

2、刺入,在寒冷的天气里比传统针灸有优势。Four节省空间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不需要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方便理论研究8中医理论现代医学理论9中医原理皮部理论;“以痛为输”理论;《内经》中相似刺法,如:浮刺、报刺、扬刺等;10现代医学研究提高痛阈;躯体—神经节段—内脏的联系;疏松结缔组织的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体液因素—调节免疫活动,增强免疫反应11操作器具12浮针治疗流程图问诊3分钟检查2分钟治疗5-20分钟留置软管0.5-6小时拔出如病痛消失/大致缓解则结束操作如仍严重开展第2次操作5-10分钟观察浮针的适应症一般来说,只要是针灸的适应症,浮针疗法多能胜任,具体来说

3、,大体如下:1、四肢软组织疼痛网球肘、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膝关节炎等2、躯干部非内脏疾病引起的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疼痛、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等3、内脏疼痛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痛经、胆囊炎痛、慢性阑尾炎等14操作方法体位选择明确病痛点(MTrP)进针步骤15明确病痛点(MTrP)Myoascialtriggerpoint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MTrP16MTrP特点1、软组织局部存在结节或条索;2、仅仅是局部紧张;3、按压压痛点时可产生远离部位的疼痛;4、通过压痛点按摩或注射等方法可减缓疼痛;17进针步骤右手持针操作;

4、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状如斜持毛笔,食、中两指分别紧贴针芯座和软套管后座;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针体与皮肤呈15°~25°角18扫散时注意要点扫散时以拇指为支点;扫散是浮针疗法的核心。动作要稳、匀、柔;每个进针点扫散时间一般为2分钟,次数为200次。在整个运针过程申,右手感觉松软易进,病人没有酸胀麻等感觉。19留管留管时间为0.5~6小时;留管期间以一次性无菌纱布覆盖,同时固定针体,针刺局部保持干洁,防止感染;勿剧烈运动;若因针体移动,引起局部刺痛,需立即起管;告诉病人起管时可能出血。20起管由医师顺势拔出,起管;按压进针点前方1~2cm的部位,防止出血;出管即

5、刻按压进针点3秒;术后以一次性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21疗程初针者可采用:日针一次,连续治疗三天,休息一天;慢性疾病(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等):一周一次,根据情况可以间隔更长时间(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2浮针疗法的安全性注意事项禁忌症异常情况的处理23禁忌症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刺;浮针五不治:一不治全身浮肿;二不治局部红热肿大;三不治近期使用如重力推拿拔火罐按摩乳红花油膏药等;四不治近期进行过局部封闭者;五不治疼痛点时有时无、摸不清。24异常情况的处理皮下

6、瘀血晕针1225皮下瘀血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只要告知病人,消除其顾虑情绪及恐惧心理即可,不必立即起针。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影响到功能活动时,可先起针,作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作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26晕针相比传统针灸,浮针疗法的临床更少发生晕针。但也可发生于个别敏感者,以青年女性较多见,尤其是在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晕针的处理方法:同普通针刺晕针处理方法。27注意事项注意消毒,浮针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特别是如糖尿病病人等,当加倍小心,慎防感染。留针期间,应注意针

7、口覆盖和针体固定,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进入机体引起感染。对软组织伤痛,如果浮针疗法治疗后只有近期效果,病情反复发作,要考虑免疫系统疾病所致。28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