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

ID:40132740

大小:17.78 MB

页数:179页

时间:2019-07-22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_第1页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_第2页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_第3页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_第4页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生态恢复生态工程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第三节沙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第四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第五节湿地的生态恢复第一节概述一、退化生态系统1、概念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态系统的固有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或丧失,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①系统结构-多样性,空间异质性降低,系统组成不稳定,一些物种丧失,优势种、建群种优势降低;②物质循环-生产者物质积累降低,总有机质存储量少,矿物元素较为开放-环境中多,生物库中少。③能量流动-食物链短缩,生产、储存、交换的能量都低。④稳定性-结构

2、单一,过程简化,抗逆、自我恢复都差。3、对陆地生态系统而言退化的类型:①裸地:极端的环境条件,湿、旱、盐,有机质少,基质移动性强,原生和次生②森林采伐迹地:人为干扰,强度和频度③弃耕地:人为干扰,弃耕时间④沙漠:自然或人为⑤采矿废弃地:采矿活动破坏,非治理无法使用地,类型为(废石堆、开采坑、尾矿和采石矿废弃地)⑥垃圾堆放场:人为干扰②森林采伐迹地七个森林大国中,巴西、中国、印尼和刚果(金)的森林面积每年以0.1%—1%的速度递减。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以每年0.1%—0.3%递增。中国现有林用地2.6亿hm2,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在十大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最为短缺,人均占

3、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7%。20世纪50年代初期,海南岛森林面积为25.7%,现在只有7.25%;西双版纳为55.5%,现在只有28%。50年来,长江上游的森林已损毁过半。森林退化森林资源数量型增长,质量型下降;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我国林分的每公顷蓄集量仅为78.06m3,人工林每公顷蓄集量只有35m3,远低于114m3/hm2的世界平均水平④沙漠及荒漠化沙漠可由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而形成。这里讲的沙漠,是指在人为干扰下,原来非沙漠的土地沙漠化的现象,主要是指一些干旱地区,由于人为干扰所出现的沙漠化或原沙漠区向非沙漠区的推进。所谓荒漠化,则

4、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的过程。我国已成为世界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10亿hm2,占国土地总面积近1/3。草地退化目前,我国90%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将近一半全国“三化”(特指沙化、碱化、退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hm2,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hm2的速度增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即可能发生沙漠化的地区的总面积是256.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6.7%90年代后期,我国沙漠化的扩展速度已达每年3436km2不仅沙漠化面积急剧增加,

5、沙化的强度也在增强荒漠化严重草地超载土地滥垦湿地退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日益严重湿地生态系统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维持、净化污染以及物质产出等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日益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二、生态恢复的定义生态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破坏生态恢复: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主要内容:(1)从生态和社会需求出发,实现生态恢复所期望达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2)恢复能够达到上述效益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通过对系统物理、化学、生物甚至社会文化要素的控制,带动生态系统恢复,达到系统自我维持状态。生态恢复并

6、不意味着在所有场合下,恢复的生态系统都是原先的生态系统,这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生态恢复最本质的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自我维持。三、我国生态恢复面临的重大课题(1)我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因为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各类生态系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亟待恢复和重建。(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重大工程相继上马(三峡水利工程),如何加速这些地方的生态恢复是迫在眉睫的(3)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也是各方面关心的问题。(4)城市环境中的生态恢复问题。第二节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一、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要求及研究现状二、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的研究矿区发生泥石流山西襄汾矿区

7、山西襄汾矿区一、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要求及研究现状矿产的开采造成土壤及植被的破坏,无论是表层开采还是深层开采都造成土壤被大量迁移或被矿物垃圾堆埋,造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现在很多国家颁布了法律进行土壤的保护,但仍有大量矿区废弃地需要恢复,而且恢复过程力求花费少,且效率高。关键: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有机质及较低的土壤密度,能将矿质元素吸收到地表并以一定的形式富集。最重要的是一些固氮植物能迅速提高原先土壤中缺乏的氮的储量,所以引入一些适宜的物种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