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

ID:40140292

大小:7.0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23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_第1页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_第2页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_第3页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_第4页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壁浅层腋窝》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壁浅层&腋窝重点内容胸壁浅层:1、胸部主要体表标志和标志线。2、乳房的位置、血供、淋巴引流。腋窝1、上肢的分部、划区,主要体表标志。2、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起止概况、作用和神经支配。3、腋动脉的起止、行径、分段及主要分支分布。4、臂丛锁骨下部的组成、重要分支,各主要分支的起源、行径、分布概况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的小结在此次课内完成5、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位置、收集范围和归属。6、锁胸筋膜的位置、穿行结构。7、腋腔的境界、内容物及其毗邻关系。胸壁浅层(一)皮肤(二)浅筋膜1、浅血管动脉:胸廓内动脉穿支肋间后动脉外侧皮支胸肩

2、峰动脉终支静脉:胸腹壁静脉2、浅淋巴管胸前外侧壁—胸肌淋巴结胸骨附近—胸骨旁淋巴结上部—锁骨上淋巴结3、皮神经1)锁骨上神经(第2肋以上)2)肋间神经前皮支、外侧皮支节段性分布:T2—胸骨角T4—乳头T6—剑胸结合4.乳房(breast)1)位置:深筋膜浅面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平2-6肋形态:2)结构:皮肤脂肪组织乳腺叶:乳腺小叶,输乳管小叶间隔:乳房悬韧带(Cooper’s韧带)3)血液供应动脉腋动脉发出胸外侧动脉(主要血供来源)胸肩峰动脉肋间后动脉穿支胸廓内动脉穿支静脉浅静脉外侧胸腹壁静脉—腋静脉内侧胸廓内静脉或与对侧吻合入颈前静脉深

3、静脉与动脉伴行,回流至腋静脉肋间后静脉胸廓内静脉4)淋巴回流(1)外侧部、中央部注入胸肌淋巴结(主要、早)(2)上部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3)内侧部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和对侧吻合(4)下内侧部与腹前外侧壁淋巴管、膈下间隙和肝淋巴管吻合(5)深部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5)临床要点(1)乳腺癌的“酒窝征”或“橘皮样”(2)乳房手术切口乳房内脓肿—放射状切口乳晕皮下脓肿—弧形切口乳房后脓肿—弧形切口腋窝(一)腋窝的构成3、前壁:胸大、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三肌一膜)1、顶:锁骨、第一肋、肩胛骨2、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锁胸筋膜位置

4、: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穿过结构: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4、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三肌一骨)三边孔四边孔境界: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大圆肌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通过结构:旋肩胛血管境界: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大圆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通过结构:腋神经、旋肱后血管5、内侧壁:前锯肌、上4个肋骨及其间的肋间肌。6、外侧壁:肱二头肌长、短头、喙肱肌、结节间沟(二)腋窝内容:腋动脉、腋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结缔组织等。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第一段:第一肋

5、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第三段: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前方:锁胸筋膜、穿锁胸筋膜的结构、锁骨下肌、胸大肌及其筋膜、浅筋膜、皮肤。(1)腋动脉第1段毗邻和分支后方:臂丛内侧束、胸长神经、前锯肌、第一肋。外侧:臂丛外侧束和后束。内侧:腋静脉、胸上血管、尖淋巴结。分支:胸上动脉。(1)腋动脉第2段毗邻和分支前方:胸小肌、胸大肌、浅筋膜、皮肤。后方:臂丛后束、肩胛下肌。外侧:臂丛外侧束。内侧:臂丛内侧束及腋静脉分支: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3)腋动脉第3段毗邻和分支前方:正中神经内侧根、旋肱前血管、胸大肌、深筋膜、浅筋膜

6、、皮肤。后方:桡神经、腋神经、旋肱后血管。外侧: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内侧: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静脉分支: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2.腋静脉位于腋动脉内侧。两者间有:臂从内侧束、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内侧有:臂内侧皮神经3.臂丛锁骨下部(1)外侧束: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2)内侧束:尺神经、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3)后束: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C5C6C7C8T1根干股束4.腋淋

7、巴结按部位分五群(1)外侧淋巴结(2)胸肌淋巴结(3)肩胛下淋巴结(4)中央淋巴结(5)尖淋巴结淋巴引流胸肌淋巴结、外侧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锁骨下干→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管(右)。5.腋鞘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包绕腋血管和臂丛而成。6.腋窝蜂窝组织沿腋鞘和神经血管与周围交通。二、难点及注意事项1、分布至本区的锁骨上神经不必细找,肋间神经前皮支、外侧皮支只需各寻认1-2支即可。2、腋动脉分支的变异较多,注意解释;不强求解剖胸上动脉与旋肱前动脉。3、腋腔内容物多,结构复杂,故易先稍作钝性分离以探虚实。为方便操作,腋

8、静脉属支可适当去除。4、胸内、外侧神经的辨认及其命名原则。5、不必细找肩胛下神经。6、帮助学生理解三边孔和四边孔的组成(从前面看)。小结1、腋腔淋巴结的分群、各群位置、引流范围和归属。2、腋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