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ID:40190392

大小:4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5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_第1页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_第2页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_第3页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_第4页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9—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以特色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既面向所有高校持续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进一步彰显特色优势

2、、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基础,又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学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加快走向世界一流,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9—1.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和龙头,引导和支持高校汇聚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形成自身特色优势,加快走向高水平和世界一流。2.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3.坚持分类指

3、导、重点突破。引导高校科学确定目标定位,对具有综合优势的高校整体扶优扶强,对在一些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校集中资源和力量实现关键突破,促进高校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4.坚持绩效评价、动态调整。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鼓励公平竞争,打破身份固化限制,形成基于绩效、有进有出的支持机制,引导高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三)总体目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争先进位、特色发展,成为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弘扬中华

4、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9—到2020年,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0所左右高校进入前50名;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的学科数不低于全国总数的10%;10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学科数,不低于全国总数的10%。——到2030年,江苏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强省,支持2所左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江苏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显现,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二、建设任务

5、(一)打造高端创新团队。突出高层次人才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依托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加快集聚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遵循高端人才和团队成长发展规律,深化人才引聘、职称评定、绩效评价、薪酬分配、创新创业等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和学科梯队发展的制度环境,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学科梯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9—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

6、过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改革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和课程设置,探索完善校企协同、教科融合等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有效融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和教育体系,在科技、工程、金融、管理、文化等领域,培养一大批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的行业精英人才。(三)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服务国家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组织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

7、大科技专项、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等,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原创性或广阔产业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进一步提高高校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校科研管理自主权,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科研创新资源分配、成果评价和转移转让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建设高校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