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

ID:40414114

大小:266.5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2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_第1页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_第2页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_第3页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_第4页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古韵与传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传说虽已古老,高山流水却源远流长。高山流水何处寻,斜阳夕下问苍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山流水穿越时空的隧道,在感人的默契中依旧相依于天地之间,美,在刹那间成了永恒。 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一《广陵散》大约产生东汉后期。这一旷世名曲,因聂政刺

2、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刑而绝世。《广陵散》的背后,包含了聂政和嵇康两个典故。聂政是春秋战国时齐国著名勇士。“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成了《广陵散》的曲情,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等,并未因故事的走样而减色。嵇康是魏晋时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才智超绝、旷迈不群,他对司马氏集团的抵触招来杀身之祸。嵇康临刑一曲《广陵散》成千古绝响。 千年后重听此曲,不能不念及聂政,不能不遥想嵇康。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二《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

3、心胸也……”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人的隐逸,据其价值取向,可分儒之隐和道之隐。前者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天下有治则进,天下无道则隐。儒之隐大都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而道之隐则无功利目的,通过遁世来使心灵获得最彻底的明澈和宁静。《平沙落雁》所表现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应属儒之隐。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三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五《十面埋伏》公元前202前,楚汉相争,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叫兵士们唱起楚歌,楚兵大多

4、离家已久,厌倦了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大势已去,项羽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拔剑自刎。项羽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江水,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是胜利者的欢快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就这样轻松地将我们引领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

5、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个虚拟的场景,沉醉于这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六《渔樵问答》《三国演义》开篇中的几句“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做古曲《渔樵问答》的妙解。《渔樵问答》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哲理。通过樵

6、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答》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七《阳关三叠》古琴曲。歌词即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阳关”、“谓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由于当时演唱时曾将其中某些诗句反复咏唱三遍,故名《

7、阳关三叠》,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中华古韵,十大名曲之八《胡笳十八拍》以文采武功来看,曹操应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一个连魏武都欣赏倍至的人物,虽是女流,理应属绝顶人物。此人就是蔡琰。建安十三年,曹操得知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赎回,而蔡琰的两个幼子却不得不留在匈奴。这段史实,被后人称为“文姬归汉”。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蔡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虽表达的是悲怨之情,但也是“

8、浩然之怨”。古曲《梅花三弄》以高雅、婉转令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之倾倒。梅花一弄展风姿,梅花二弄见情趣,梅花三弄显精神。《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笛曲,又名《梅花引》、《梅花曲》,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是我国古代琴曲中古淡清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