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

ID:40415577

大小:2.21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8-02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_第1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_第2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_第3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_第4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土建)一、地基及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一)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由于水的影响,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失去稳定性而引起塌方。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原因分析可将坡脚塌方清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取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

2、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防治措施处理方法(一)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二)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

3、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二)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处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防治措施(三)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

4、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三)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

5、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防治措施处理方法(四)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原因分析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四)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凉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6、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0.5~1.0m。防治措施处理方法(五)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原因分析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2、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五)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若

7、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应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实,再重做面层。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防治措施处理方法二、主体工程质量 通病及防治(一)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

8、实。3、下料不当,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