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

ID:40433837

大小:170.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2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_第1页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_第2页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_第3页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_第4页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体沉浮条件及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密度计的工作原理。3.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轮船、潜水艇、气球和密度计的工作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应用收集资料,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以实验为基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

2、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利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3.  教学用具水槽、乒乓球、密度计、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石块4.  标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列举法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潜水艇的照片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用一段视频展示一则时事热点新闻:我国建国60周年海上阅兵的一个亮点——核潜艇接受检阅的片段。紧接着引出问题:潜水艇是如何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我国的近代科学,让学生理解新闻时事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3、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进行新课知识点一:物体的浮沉状态A        B         C    D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观察上图,明确物体的浮沉状态。【结论】四种状态定义 上浮:浸没中液体中的物体上升的过程。下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向下运动的过程。悬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可以停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的状态。漂浮:物体静止在液面上,且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点拨】悬浮和漂浮是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最后结果是漂

4、浮在液面。(设计意图:明确物体在液体中的四种状态的定义,为下一步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做好知识准备。)知识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物体放到液体中会有不同的状态?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从而打下引导学生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角度,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这两种状态时,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对处于这两种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得出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时受力条件。【结论】漂浮条件:F浮=G 

5、悬浮条件:F浮=G2、物体的下沉与上浮是动态过程,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受力问题:(1)探究下沉的条件:用细绳拉着一块小铁块,让铁块在水中静止,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将绳子剪断,观察铁块的运动情况,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物体下沉条件。【结论】下沉条件:F浮G(设计意图:通过受力分析和演示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将抽象的情境清晰的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6、性认识。)【点拨】教师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的表达式,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对于实心物体【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物体浮沉状态下的异同,共同总结(表格如下)(注:物体为实心物体)(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点拨和师生总结,使学生理解通过比较密度也可以确定物体知识点三:浮力的应用的浮沉状态,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系统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识。)与教师共同总结并记忆浮沉状态下的异同。【导语】液体和空气都有浮力,那么浮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呢? 【引导】钢铁的密度比水大所以铁块会在水中下沉,可为什么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呢?(引导学生做浮橡皮泥实验

7、)【总结】将橡皮泥做成空心,虽然重力没有变化,但增大了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也就增大了浮力,使浮力等于重力,橡皮泥即可漂浮在液面,而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点拨】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演示实验】自制潜水艇模型:取一只大试管,用一个钻有两个小孔的橡皮塞塞紧管口,在两个小孔中各插入一根短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上各分别接上一根长度适当的软胶管,其中一根胶管和注射器相连,另一根胶管只需当试管水平浮在水面时,管口能没在水面以下即可。为使试管能水平浮在水面,可在试管的底度绕几圈铁丝,作为配重,使它平衡。将试管放入大

8、玻璃水槽内,使它水平浮于水面。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通过自制潜水艇模型实验,结合潜水艇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