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终极版

古代文学终极版

ID:40636418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5

古代文学终极版_第1页
古代文学终极版_第2页
古代文学终极版_第3页
古代文学终极版_第4页
古代文学终极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终极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6舍110大明明友情出品❤«元代一、元杂剧(名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体制特点:1.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楔子”;2.演员分:末、旦、净三类。3.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一韵到底4.全剧只能由正末/正旦一人主唱二、关汉卿杂剧主要思想内容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叟中国戏剧大师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七种分“公案剧”、“爱情剧”、“历史剧”(一)公案剧——《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多侧面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二)爱情剧——《救风尘》、《望江亭》,歌颂了青春男女自由恋

2、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三)以《单刀会》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四)《窦娥冤》思想核心:揭露社会不公平《救风尘》人物: 赵盼儿 《望江亭》人物:谭记儿  这两部作品体现弱小女子的智慧和胆量下层民众奋起自救英雄就在自己人中间机趣横生的戏剧性误会《墙头马上》人物:李千金裴少俊梅香这是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素材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倩女离魂》人物:张倩女郑光祖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

3、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三、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四、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五、王实甫《西厢记》成书过程1,唐传奇元稹《会真记》故事的结局张生,崔莺莺没有在一起2宋代赵德麟《商调蝶恋花词》谴责张生的薄情3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张,崔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4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六、《西厢记》戏剧冲突:双线8谢谢惠顾多多支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古代文学❤6舍110大明明友情出品❤(一)以老夫

4、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张、崔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二)张生、崔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一主一辅,相互制约,起伏交错一、白朴《梧桐雨》成功的主要原因:浓郁的抒情性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二、南戏: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宫调可重复。角色:正旦净末丑均可歌唱三、河北作家群的创作1.李文蔚《燕青博鱼》梁山英雄抗暴除害2.尚仲贤《柳毅传奇》唐人传奇《柳毅传》四、山东作家群1.康进之《李逵负荆》堪称元代水浒戏的双璧2.高文秀《双献功》

5、(小汉卿)五、《琵琶记》主旨:子孝与妻贤高明,字则成,自号菜根道人«明代《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历史演义开山之作历史演义(名解):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主旨(论述次要)(一)明君贤臣思想1.政治上行“仁政”刘备是“仁君典范”。“仁”为赢得民心手段2.人格上重“忠义”3.才能上尚“智勇”(二)“拥刘反曹”的倾向1.具体表现: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把曹操写成“奸雄”。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

6、;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2.思想实质:(1)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2)从民间文艺看,“拥”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3)从《三国》看,“拥”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三)道德悲剧意识刘备、关羽的悲剧《三国演义》艺术成就(论述)一、《三国演义》出色的战争描写:1.8谢谢惠顾多多支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古代文学❤6舍110大明明友情出品❤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

7、明。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烧粮草在平原,烧战船在水上,烧营盘在山林。1.注意表现战争中的“智谋”。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智,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彝陵之战,东吴显是智胜。2.注重在战争中写人,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3.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一、“七分事实与三分虚构”《三国》的情节与人物有历史依据,同时又有虚构,包括民间传说与作者构思。在《三国》中,史实乃主干,虚构乃枝蔓,共同构成了亦史亦戏的《三国》。二、在人物描写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