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ID:40668209

大小:1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_第1页
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_第2页
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_第3页
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77例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分析作者:纪瑛,石昌兰单位:725500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妇幼保健站1 安康市平利县中医院2【摘要】目的:分析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探讨山区县高危妊娠的管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277例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筛查率16.83%,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98%。高危因素的前5位依次是:≥2次人工流产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社会因素、胎位不正。结论:通过对高危妊娠的规范化管理,早发现、早筛查、早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率。【关键词】高危妊娠管理死亡率  

2、资料与方法  收治我县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前三季度筛查管理的277例高危妊娠。  方法:每季度结束收回各乡镇高危妊娠管理册,对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时限规范性、高危因素诊断的准确性等进行分析。我县高危筛查依据《安康市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和降消项目高危妊娠筛查及评分标准》,在孕早、中、晚各期对孕妇进行高危筛查,并根据《安康市高危妊娠分级管理规定》由县、乡镇两级分别管理。  结果  高危妊娠筛查率:出生活产1645例,筛查管理高危妊娠277例,筛查率为16.8%。  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及顺位:≥2次人工流产者45例(16.2

3、4%),妊娠合并内科疾病42例(15.16%),妊娠高血压疾病40例(14.44%),社会因素39例(14.07%),胎位不正37例(13.35%),异常孕产史32例(11.55%),羊水异常13例,妊娠晚期出血9例,早产7例,年龄>35岁或<18岁5例,多胎3例,过期妊娠3例,胆汁瘀积综合征2例。  高危妊娠的管理情况:对筛查的277例高危妊娠孕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276例,住院分娩率99.64%,产前进行高危纠正15例,纠正率5.4%。2008年我县无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高危妊娠的管理与围产

4、期死亡的关系:2008年我县围产儿死亡率8.4‰,由于山区县产前筛查和产科条件差,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讨论  277例高危妊娠分析,高危妊娠筛查率为16.8%。从高危因素顺位来看,≥2次人工流产者45例,居第1位,现阶段未婚先孕现象有增无减,此类人群缺乏避孕知识,加之山区县文化欠发达,受旧观念影响,导致人工流产比例增大,从而增加了妊娠分娩的危险因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42例,居第2位,主要是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和贫血,胎位不正。应指导孕妇进行正规治疗,及时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妊娠合并贫血对母婴健康都有影

5、响,要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预防孕妇贫血[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0例,居第3位,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孕妇及家属能高度重视。  社会因素在山区还存在,虽然孕期无异常但因受文化或自然条件所限会导致产时高危发生,尽管政府重视,但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高危妊娠因素构成比,因地理环境、文化修养、经济基础、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的不同而改变,山区县表现尤为突出。高危妊娠的管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2]。  高危妊娠孕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99.64%,产前高危纠正率5.4%,由于健全孕产妇管理机制,实行高危孕产妇分级分娩,动态观察高

6、危因素,将对孕产妇的管理提前到新婚,收到了良好效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规范管理,建议: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山区县产科工作质量。建立医疗保健部门互通信息制度,加强医疗机构与妇幼保健部门的协调作用,建立高危孕产妇联系反馈机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覆盖面。做好对流动孕产妇和计划外怀孕者的系统管理工作。【参考文献】 1K.K.JAMES,等.段涛,杨慧霞,译.高危妊娠.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胡月英,陈淑群.1998~2002年6731例重度高危妊娠管理探讨.中国妇幼保

7、健,2004,19(1):13.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