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

ID:40725998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_第1页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_第2页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_第3页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摘要:近年来自“虎妈”把中美教育比较推向大众化的热议事件之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也引人注目。在公德问题时不时的挑战中国百姓的道德底线时,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本文从中美文化差异讲起,主要对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互相学习的浅显看法。关键词: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比较中国传统道德重人伦道德,美国传统道德重上帝和平等。中国凡是讲道德的文献著述无不涉及政德。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重在

2、为政治服务。基于氏族、世袭等政治状态,家族意识强烈尤其强调“孝”。美国的道德最早依附于宗教,但历史交汇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是为政治服务。美国是由各国移民共同开发而成,个人的发展多靠自身奋斗,所以他们更注重平等。中美两国都十分强调道德对个人素质的重要性把道德视为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忠孝、仁义、礼让、诚信、勤奋、借鉴等品质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立足社会的根本。美国社会虽然重视个人主义,但也认为个人非勉于公德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博爱公道是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诚信、独立、自信、同情、道德判断和行动等有关

3、道德声誉的东西是个人立足的根本。一、具体分析比较(一)道德范畴——情性与理性如果说西方是一种理性道德取向的教育传统,那么中国儒家教育就可视为一种情性道德教育范式。对中国的教育进行道德维度的考察,我们发现,伦理与道德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主流与主导,一如流传至今的“仁爱忠孝”的儒家道德教化。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国人以血缘关系为基本坐标,在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中国人的血亲本位导致对情感的一场关注。“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睦”,在家庭人际关系方面中国

4、人显得很幸福,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密。但是,即使如此,在理性道德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们还需努力提高。就老人跌倒路人该不该扶这一问题,如果老人的大多数家人能理性的去了解事实,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误会,从而也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很多人都不敢扶的现象。美国的家庭道德教育推崇以个人为中心,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在美国家庭中,个体是本位,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不依赖他人存在,独立于家庭关系之中。家庭可以为他们做出牺牲,但不要求很多的服从和尊敬。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享受了自由与平等,培养了能力与自信心,

5、但是同时又要求个体在保障自己的一切由自己负责的权利的同时,也要求服从他人负责的原则。美国的父母把养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般对待,年满十八岁孩子就得自力更生,这点在中国的父母应该是做不到的。中国的父母宁可孩子“啃老”都有种舍不得孩子受苦的情结,在美国看似平常的事情,在中国父母看来或许就有点不近人情了。显然,中国家庭讲共性、和为贵,人情味十足;美国家庭重个性,理性色彩浓厚。(二)服从与自由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6、,朋友有信”的思想无不渗透进每一个家庭。另外还有不同时期的种种家训、祖训,都被流传下来用于管教。另外,中国的父母过分重视孩子,以忽视和牺牲自己为代价,任劳任怨地承担着帮助孩子成长的责任。因为付出太多,还力图使孩子不走弯路,父母们在家庭中常常用权威来管教孩子。因此,中国的孩子从小尊敬长辈,安于吸取经验,凡事不过分操心,乐于服从。但也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抱怨,说自己走的路不是自己想走的,而是父母没有走完的。在美国的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他们认为自己

7、的经验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未来变幻莫测的困境,孩子们最后必须自己去发展自己的价值观,那么父母将给予的只有信任和自由,让他们蹒跚而行,绝不又推又拉。使孩子真正成为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正是这个目标使美国孩子早早的拥有了家庭中的许多权利。同样因为这样的差异,早就了美国孩子普遍拥有的中国孩子所羡慕的自信。如果说美国家长们给了孩子开门的钥匙,那么中国的家长就是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把门打开,甚至自己就给孩子把门开好。美国教育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给孩子灌输固定的思维、行为规范,他们有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教

8、育旨在引导。(三)“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在中国的孩子们拼爹的时候,中国的父母们也在拼孩子。中国的家庭教育目标与“光耀门楣”相关联,因而道德教育的目标也相应地与之相关。虽然现代的家庭道德教育中已经没有“光宗耀祖”一说,但是由于这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独生子女增多,社会压力加大,家庭中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家庭的荣辱自然而然的与子女的成功联系起来,子女无形中就朝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标奋斗。这样,家庭道德教育的目标发生了相应的倾向。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