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

ID:40893554

大小:4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0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_第1页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_第2页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_第3页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_第4页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copy-微生物大题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97.1要使发酵工厂保持产量稳定和不断获得高产菌种,从微生物遗传变异角度考虑,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答:(1)首先通过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DNA重组技术等方法获得高产菌株。(2)防止菌种因自发突变而退化。主要方法有:①控制传代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并将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所发生的自发突变率;②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适合原种的培养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衰退;③利用不宜衰退的细胞传代,避免退化;④采用有效的保种方法,适时分离纯化。(3)对发酵中的菌种定期进行菌种稳定性检查和无菌检查

2、,以期偶然获得形状更好的高产菌种,同时检测已有菌种的质量来保证产量的稳定。2腐胺(丁二胺)在细胞内是如何形成的?它在细胞内有何生理意义?如何起作用?答:腐胺可通过精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体(鸟氨酸)或直接由精氨酸合成。腐胺在生理学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保证细菌细胞内部的离子强度大致不变。培养基的渗透压增加引起腐胺的迅速排泄和K+的吸收,使细胞的渗透压也增加,腐胺的排泄可以使离子强度保持不变,是由于多价离子引起的渗透压和离子强度不一致的缘故。3什么叫抗代谢物?简述磺胺药的作用机理。答: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常常需要一些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

3、,可以利用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干扰集体的正常代谢,以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此类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又称为抗代谢物。磺胺药作用机理:四氢叶酸FH4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为微生物DNA合成所必需的核苷酸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对氨基苯甲酸产生竞争性拮抗,从而影响二氢叶酸的合成,进而影响四氢叶酸的合成,阻遏细菌生长。由于人能从食物中摄取二氢叶酸,而微生物不能从外界环境获得二氢叶酸,故磺胺类药物对人体没有伤害。凡需自身合成二氢叶酸的微生物,均易受到磺胺类药物的抑制。4有些微生物能在2C化合物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它是通过哪些途

4、径得到细胞生长所需的3C以上的化合物,如核糖等?答:通过乙醛酸循环、糖异生途径、磷酸己糖旁路乙醛酸循环:乙醛酸途径是TCA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通过此循环可使丙酮酸和乙酸等化合物源源不断地合成4C二羧酸,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物合成的需要。糖异生途径:由丙酮酸转化为葡萄糖。磷酸己糖旁路:以6-磷酸葡萄糖开始,在C1上脱氢脱羧,产生NADPH和磷酸戊糖。19981某种微生物能在下列培养基上生长:葡萄糖10g,KH2PO40.5g,CaCO35g,CaSO4·12H2O0.1g,MgSO4·7H2O0.2g,NaCl0.2g,水1000mL,琼脂20g。(

5、P98)(1)请指出碳源和氮源;(2)如按其成分来分类,应属于何种培养基?(3)如按其特殊用途分类,应属于何种培养基?(4)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应是什么微生物?答:(1)碳源:葡萄糖,氮源:N2(2)组合培养基(3)选择性培养基(4)好氧型自生固氮菌2产生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原理是什么?简述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方法,并举一例说明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答:①原理: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丧失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它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相应的补充培养基上生长。②筛选方法:第一步,

6、诱变剂处理。第二步,淘汰野生型。通过抗生素法或菌丝过滤法第三步,检出缺陷型。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第四步,鉴定缺陷型。可借生长谱法进行。③举例:用苏氨酸缺陷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赖氨酸。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天冬氨酸激酶受到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作用。通过遗传技术获得缺少高丝氨酸脱氢酶的突变株,只有在培养基内添加苏氨酸,此突变株才能生长,只要保持低水平的苏氨酸补充量,使苏氨酸在胞内的浓度不过量,天冬氨酸激酶便可避开反馈抑制作用,使代谢中间产物向赖氨酸支路转移,合成大量赖氨酸。3有些微生物能在2C化合物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7、上生长,它是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细胞生长所需的3C以上的化合物,如核糖等?4用何法可以获得耐终产物反馈阻遏的突变株?(发酵P119)答:①最简便的方法:将经诱变处理过的野生型菌涂布在含有末端代谢产物的结构类似物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细胞被杀死,而那些发生了抗性突变的菌株则形成菌落,从而得到不受末端代谢产物调节作用的突变株。②另一种选育此类菌株的方法:先用诱变方法除去对末端代谢产物反馈阻遏敏感的酶,使之成为营养缺陷性菌株,然后再对它进行诱变处理,使编码该酶的基因发生回复突变,突变的结果仅使酶的活性中心得到恢复,而能与末端产物结合的调节副位

8、点,却不能发挥抑制酶活性的作用,从而使末端产物不受抑制地积累。(例如,首先使一株假单胞菌变成异亮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然后通过诱变使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