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

ID:41054068

大小:3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_第1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_第2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_第3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_第4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型平面磨床主轴液体静压轴承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9年11月18日小型平面磨床主轴液体静压轴承设计开题报告一、设计目的:机械工业是世界工业的领军行业,随着现代电子工业及液压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机械正向着高速、重载、高精度、高性能等方向发展,对其相关的关键之一的轴承的结构形式、承载能力、高速及动态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液体静压技术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了较快的发展。液体静压轴承已经使用了近三十年,经过反复实践检验,它在运动精度、承载能力、静刚度、抗震性、使用寿命等方面都优于动压轴承、滚动轴承、滑动

2、轴承、气体轴承、磁力轴承。虽然在高速回转和温升方面低于气体轴承和磁力轴承。此外液体静压轴承需要有一套压力稳定、过滤严格的供油装置,增加了成本。但液体静压轴承又有着全液体润滑,摩擦阻力小,效率高,适应转速范围广,在各种运动转速(包括静止)下都有液体润滑作用,轴承中的静压油膜刚度大,支撑精度高,且有吸震性,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油膜具有平均误差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主轴和轴承本身制造误差的影响。对轴承材料要求不高,可以节省价格较贵的轴承合金,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支撑元件。二、主要设计指标本次设计为改装MM7132A型平面磨床的主轴和轴承结构,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设计转速

3、达到20000r/min加工工件的圆度达到0.001mm表面粗糙度达到Ra=0.006三、设计思路现代机械产品正向着高精度、高寿命、高性能方向发展,因此对零件加工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但现有机床有些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加工的零件性能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优化机床的加工性能,必需对影响机床加工性能的重要零件—轴承进行新的开发,开发新的主轴结构和设计静压轴承,因此必须要了解静压轴承的原理和机床结构及工作原理。1.静压轴承的发展及原理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按摩擦性质轴承可以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液体滑动轴承是其中一种,液体滑动轴承又

4、可分为液体动压轴承,液体静压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液体动压轴承有很长的历史,它的应用研究已超过100年。全液体摩擦的动压轴承称为动压油膜轴承,也已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只之上世纪50年代才在发达国家兴盛起来。1934年美国首次在冷轧机上使用动压油膜轴承,我国与20世纪60年代从丹麦购进一台水泥磨机,其轴承带有静压润滑系统。随着人们对高精度,高效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的不断提高静压技术今年不断提高,现代液体静压轴承已成功地用于重型、精密、高效率的机器和设备上。液体静压轴承有供油压力恒定和供油流量恒定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油压恒定系统较为常用。作用原理见下图[供油压力恒

5、定系统的液体静压轴承]为供油压力恒定系统的液体静压轴承和轴瓦的构造。图1供油压力恒定系统的液体静压轴承如图所示外部供给的压力油Ps通过补偿元件后(图示为使用薄膜反馈节流器)从供油压力降至油腔压力,再通过封油面与轴颈间的间隙从油腔压力降至环境压力。多数轴承在轴不受外力时,轴颈与轴承孔同心,各油腔的间隙、流量、压力均相等,这称为设计状态。当轴受外力w时沿载荷方向轴颈产生位移,由于节流器的调压作用各油腔的平均间隙、流量、压力均发生变化,两个对置的油腔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P=Pr2-Pr1,使薄膜向上凸起。这时通往油腔1的液阻增大,使Pr1下降,这样主轴便向上浮起,

6、直至主轴重新平衡。反之亦然。供油压力恒定系统中的补偿元件称为节流器,常见的有毛细管节流器、小孔节流器、滑阀节流器、薄膜节流器等多种。供油流量恒定系统中的补偿元件有定量泵和定量阀。由于轴的旋转,在轴承封油面上有液体动压力产生,这种现象称为动压效应,有利于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2.设计准则液体静压轴承的设计时要根据使其使用性能最佳为原则,例如一般来说,轴承的内径是按轴颈的尺寸来确定的,而轴颈的大小又是根据强度、刚度以及结构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的。但是从静压轴承的性能指标出发,则应考虑在一定限度内适当增大轴颈,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油膜刚度;为提高轴承的油膜刚度,轴承间隙

7、宜适当取小些主轴回转摩擦功耗转变为热量;使轴承温升,为使油升不宜过大必须正确设计轴承的油腔结构,封釉尺寸和轴承间隙。在设计中还要使其结构达到最优,例如合理选择油腔结构,油腔结构应根据载荷的大小、主轴的转速等合理选择。选择油腔的数目时应充分考虑载荷的性质以及轴承内径大小等。轴承的长度L与承载能力W成正比,L增大有效承载面积也增大,则油膜刚度高,但同时也使问升增大,在确定L时还必须考虑到弯曲挠度的影响,以及结构条件和工艺条件的可能性。回油槽的作用是为了使各油腔的压力互不相等,但其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轴承带来不利影响。其宽度过大有效承载面积减小,影响承载能力和油膜

8、刚度,在宽度一定的条件下其深度又不能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