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与合理的关系

合法与合理的关系

ID:41204988

大小:25.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合法与合理的关系_第1页
合法与合理的关系_第2页
合法与合理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法与合理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合法与合理的关系分析一、合理与合法的含义何谓合法?从字面来看,就是指符合法律规定。合法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了解。广义的合法,即法治意义上的合法行为,指不为法律所禁止的一切行为。实际上就是法律宽容的、不加追究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违法行为,就是合法行为。而狭义的合法行为,即法律调整意义上的合法行为,指主体在自己意志支配下实施的,符合法律规范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从而受法律保护的行为。广义的合法行为包括狭义的合法行为和非法律行为(中性行为)。那何谓合理?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指合乎道理或事理。此外,合理还有

2、一个含义,即合乎个体与整体发展规律,寻求整体与个体同时提高,当个体与整体不和谐时,提供整体与个体进行思想碰撞的舞台,坚持融合,相互学习的观念。具体来说,例如在行政法中,行政行为的合理包括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为要有合理的动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即应符合事情的常规或规律,具有正当性、平衡性、情理性。二、合理与合法的冲突不管合理与合法何种解释,它们一个是合乎法律,一个是合乎道理事理。可以看出二者所遵循的标准不同,那么在复杂的现实社会必然存在矛盾与冲突。首先,法律作为

3、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但是法律不是完美的,它还是有缺陷的。法律的变化与发展是稳定的、被动的、滞后的。法律凸显出一种保守的倾向,这一倾向根植于法律的性质之中,即法律不能可朝令夕改。一旦法律制定了一种权利和义务的方案,那么为了自由,安定,和遇见性,就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对该制度进行不断地修改和破坏。但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法律的相对滞后性与僵化性是必然的。滞后的法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在法的运作中不能合乎

4、情理,不能符合事件的客观规律。再者,道德价值观念导致合理与合法的冲突。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如果法律规定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由于道德的作用范

5、围比法律广泛的多,民众往往更愿意遵从道德原则从而抵制法律的实施。最后,是执法过程中导致合法与合理的冲突。例如,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中国古代重家、重权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等原因造成执法队伍法律意识淡薄,往往更重视政治素质。这使一大批执法人员伦理道德不强,不懂法,不能深入了解执法者的职责和权限,直接导致立法谋私、以权谋私、官官相护、执法不严、随意执法……此外,执法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执法的效率和行政目标而忽视了执法程序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从而导致各种暴力冲突的不断发生,这都影响社会公平与公正。除此之外,还有特殊情况导

6、致合理与合法的冲突。例如在行政方面。行政具有优先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行政主体许多职务上的优先条件,即行政权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利在同一领域或同一范围内相遇时,行政权具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它包括推定有效、先行执行和社会协助。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不受该程序规定的制约,先行处置。可是行政的这些“特权”却导致了有时候却行政行为合法但是不合理。三、合理与合法的融合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合理与合法在现实中经常存在冲突和矛盾,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合理与合法也也可以

7、交融,相互联系。最终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实现合理与合法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的格局。合理与合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规范行为,共同为完善法制发挥作用。任何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当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正义、公平的理性原则,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法治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政府服从我们。同时,合理又要遵循法律原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在合法的存在和成立的条件下,合理性原则才会被允许施行。合理与合法又相互补充,使法律不断完善,发挥法律的积极作用,建设法治社会,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8、那我们应该怎么减少合理与合法的冲突,实现合理与合法的融合?首先,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立法,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国家和人民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这就要求立法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