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

ID:41231739

大小:1.1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19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_第1页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_第2页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_第3页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_第4页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洲浪漫主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的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1789年法国大革命1808年,西班牙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1809-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1821年,希腊反对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夸大主观的作用;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崇尚天才和灵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批判现实;预言未来,富于理想色彩。思想基础文学传统感伤主义文学狂飙突进运动卢梭和歌德的创作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强烈的主观抒

2、情性,这是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极力歌颂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多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消极浪漫主义反对启蒙思想,憎恨法国大革命,有的支持封建复辟。他们或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宗法社会;或鼓吹逃避现实,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拥护法国大革命,敢于正视现实,既反对封建主义,也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讴歌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渴望社会变革。浪漫主义的两种倾向两种倾向有矛盾,有斗争,但也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倾向;消极浪漫主义作家则在文学的革新和浪漫主义的兴起上起过

3、重要作用。浪漫主义的两种倾向湖畔派英国早期浪漫主义流派,成员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在政治上,他们最初拥护法国大革命,雅各宾党人专政之后,转而反对革命。创作表现为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向往宗法制农村生活,热衷神奇事物和异国风光。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是湖畔派的宣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其中强调想象、强调感情、强调向民间学习。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1888-1824)《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2一、二、1817三、1818四、)《唐·璜》(1818-1823)诗体长篇小说《这一天我满三十六岁》(1824)最后一首诗

4、。拜伦的创作英国及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在浪漫主义文学遗产中,拜伦的创作具有典型的意义。歌德认为,拜伦“比英国其他一切诗人都更伟大。”“拜伦是代表时代精神的。”“他那种人格的力量恐怕也不会再有的。”拜伦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东方叙事诗》和《曼弗雷德》等作品中向塑造的一类英雄形象。他们一方面表现为才识出众,意志坚强,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敢于和封建强权社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看不到前途,悲愤忧郁。这类形象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战士的斗争精神,但也有浓厚的悲观色彩。第一、

5、二章:1801-1811年间诗人在葡萄牙、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见闻。第三、四章:为旅居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地的见闻。《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通过哈洛尔德的游历和抒情主人公的评论,反映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表达了渴望政治自由,憎恨暴君统治,反对侵略和奴役,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主题。歌颂西班牙人民反对拿破仑侵略的斗争;同情受奴役的希腊人民;凭吊瑞士、比利时的古迹;谴责反动的神圣同盟;号召意大利人民为自由独立而奋起。《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 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6、》中的主人公,是忧郁、孤独、不满现实的青年漂泊者的形象。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仍不能改变他的忧郁性格。其性格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典型特征,是拜伦思想消极面的反映。《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抒情主人公 是资产阶级民主战士的形象。他感情炽烈,精力充沛,积极干预生活,对旅途所见均能作出积极评价,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也是作者思想积极面的体现,但也有个人主义的局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阿达拉》是

7、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的标志。沙克达斯,印第安青年,战败被俘。西班牙人洛拜斯收他为义子,但他向往大自然,来到北美草原,再度被俘。阿达拉,印第安部落首领之女,实为洛拜斯生女。其母死前让女归皈基督教,并将其贞节献于上帝,如其婚则母堕地狱。阿达拉爱沙克达斯,二人双出逃,阿向沙道出身世,阿在信仰和爱情的矛盾中坚持信仰,最后服毒自尽,沙克达斯为其行为所动,亦归皈基督。维克多·雨果(1802-1885)戏剧《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序言》雨果所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其主要观点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创作自由;提出著名的美、丑对照原

8、则;主张使用丰富多采的人民语言。雨果的创作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九三年》雨果的创作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其内容是: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