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

ID:41286154

大小:31.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1

伤寒与副伤寒_第1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2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3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4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与副伤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伤寒章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分)1、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A.起病后第1周B.起病后第2~4周C.起病前1周D.起病后第5周E.起病后第6周2、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病程第1~2周,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B.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低C.整个病程中,粪便均可培养出伤寒杆菌,但阳性者不一定都是现症病人D.病程第3~4周,部分病人的尿培养阳性E.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3、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粪培养B.骨髓培养C.血培养D.肥达反应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伤寒发病第

2、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A.大便培养B.肥达反应C.血培养D.尿培养E.补体结合试验5、伤寒极期临床表现不会出现那个表现?A持续发热。B.神经系统中毒症状。C.相对缓脉,玫瑰疹。D.皮肤瘀斑。E.肝脾肿大。6、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A.普通型伤寒患者B.暴发型伤寒患者C.慢性带菌者D.伤寒恢复期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7、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A.属沙门菌属的A群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C.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D.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E.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

3、表面(Vi)抗原8、伤寒患者临床类型除了典型外,其他类型那种是错误的?A.轻型B.暴发型C.出血穿孔型D.迁延型E.逍遥型。9、伤寒传染源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带菌者或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B.伤寒患者从潜伏期已经排菌为潜伏期带菌者。C.恢复期任然排菌但在6月内停止者为暂时带菌者,超过者为慢性带菌者。D.有胆石症或慢性胆囊炎者可终身排菌。E.典型伤寒病程2-4周排菌量最大。10、伤寒极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没有:A.持续发热B.神经系统中毒症状C.荨麻疹D.相对缓脉E.肝脾大11、伤寒的确诊依据是:()A.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肥达反应阳

4、性E.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12、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A.H抗体B.O抗体C.A抗体D.B抗体E.Vi抗体13、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肠出血B.中毒性心肌炎C.溶血尿毒综合征D.中毒性肝炎E.肠穿孔614、伤寒并发症肠穿孔描述错误的是:A.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4%B.常发生于病程2-3周C.穿孔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成人比小儿多D.长空发生于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加重数天内E.临床有明显肠出血和/或休克表现15、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A.病后第1周B.病后第3~4周C.病后第2周D.病前1周E.病后第5周16、伤寒患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时,伤寒病原

5、治疗宜用:()A.氯霉素B.复方甲基异恶唑C.万古霉素D.头孢他啶E.红霉素17、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B.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C.长程驰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H”升高D.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E.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18、溶血尿毒综合症描述错误的是:A.与伤寒内毒素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发生凝血有关。B.内毒素促使红细胞破裂。C.导致肾血流受阻。D.常发生在病程1-3天。

6、E.表现为进行性贫血,黄疸加深,少尿无尿,甚或急性肾衰竭。19、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通常发热不高但易出现虚脱B.持续胃肠功能紊乱C.病程迁延,恢复慢D.病死率较低E.常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力衰竭20、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A.中毒性肝炎B.伤寒性肝炎.脾炎C.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D.I型变态反应E.III型变态反应21、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可能原因是:()A.伤寒的病情严重B.伤寒杆菌内毒素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C.使用氯霉素治疗进行病原治疗D.使用头孢菌素进行病原治疗E.伤寒患者患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22、女性,30岁,船员,8

7、月1日开始持续发热12天,伴头痛.畏寒.腹泻.纳差,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2.5cm,软,无压痛,脾肋下1cm,查体:体温40℃,ALT90U/L,HBSAg(-),肥达反应:H:1/160,O:1/80,血象WBC4.0×109/L,N0.65,L0.35,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B.疟疾C.伤寒(暴发型)D.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E.阿米巴肝脓肿23、小儿伤寒特点不正确的是:()A.发热以弛张型为多B.胃肠道症状不明显C.肝脾肿大较常见D.易并发支气管肺炎E.病死率较低24、伤寒杆菌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