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

ID:41418170

大小:57.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4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_第1页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_第2页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_第3页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_第4页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向理性地分析2012年全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作文题,我们不难看出高考命题的新思维、新特点和新趋势。2012年高考中的命题作文仅有一道(江苏卷的“忧与爱”),其余均为新材料作文。从所供材料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类。1.故事类故事类(包括哲理故事、生活故事等)材料的作文题,有全国大纲卷的“甩掉多余的顾虑”、全国新课标卷的“顺手做小事”、辽宁卷的“隐于音乐背后”、天津卷的“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安徽卷的“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浙江卷的'‘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重庆卷的"问候的美好”等。2.议论类议论类(包括名人名言与其他箴言妙语)材料的作文题,有上海卷的“心灵中

2、闪过的微光”、江西卷的“拥有什么与没有什么”、福建卷的“人生中的赛跑”、广东卷的“出生时代的选择”、山东卷的“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等。3.图文结合类湖南卷的“一双手的联想”即这一类作文题(文字提示为“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4.其他除了前面提到的类别外,还有以新闻报道、生活场景及文艺作品为材料的作文题,如北京卷的“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湖北卷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以语文课堂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以及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2012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几乎包打天下,这表明全国卷连续多年(自2006年以

3、来)持续考查这一题型,对各自主命题的省、市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但“一花独放不是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其实各有自身的优势,且三种题型之间完全可以''互相渗透”(如“命题作文”套用“话题作文”的格局,在前面加一段引出标题的文字;“新材料作文”沿用"话题作文"的规定,在材料后加上“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预计,2012年考查新材料作文的部分考区,2013年可能会回归命题作文等考查形式。从思想内涵的层面将各道作文题作一归纳,可以看到高考作文题的四个主要考查方向。1.社会热点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往往会有意回避社会热点。

4、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出于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不过,2012年高考山东卷、北京卷的作文题,偏偏紧扣时代脉搏,直击当下热点。这类作文题注重塑造的是考生的“社会品质”,即引导考生在培养“个人品质”的同时,还应开阔眼界,关心现实生活,做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还有些作文题,则是暗合社会生活、时事的话题,如全国新课标卷的“顺手做小事”(用成语说即“举手之劳”)。此题针对性很强,那就是'‘拯救举手之劳”一一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新闻1+1》曾播出《谁来搀扶“爱心”?h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曾

5、刊文指出,法律与道德、真相与证据、人情与世故、助人与自保……搀扶摔倒的人,这个''举手之劳”,成了一件有风险的事……这些事件都折射着命制这道题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另外,重庆卷的“问候的美好”在材料的内涵上与新课标卷作文颇具相通之处。2•成长成才与道德修养福建卷的'‘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有意引导考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尽量走得更远,做更多的事并做得好一点儿”。湖南卷的“一双手的联想”,“伸出是温暖的服务”等四个短语分别说的是“伸出援手,给他人以温暖的服务”“放手是飞翔”“动手是创造”和“辛勤付出之后必有回

6、报”,考生可以单写其中之一,也可多个角度相结合,综合起来考虑。此外,“捧起是收获的快乐”后的省略号绝非可有可无,它意味着针对“一双手”写作,在“伸出是温暖的服务”等立意方向之外,还有众多的可写内容。试题不仅具有直观性、现实性,更富于深刻性和影响性有助于考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类作文题,重在检测考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3.哲理思辨上海卷的作文题,警示我们应当珍视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羡慕别人。其思辨味浓郁,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索,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包括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

7、的发挥空间。天津卷的作文题,材料中的寓言摘译自美国作家华莱士在肯尼恩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考生结合简短的提示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和“看似简单的事情”“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自可领会看似浅显的寓言中所含的深意,进而从人、社会、自然等不同层面,选择自己熟悉的切入点(如亲情、友情、幸福、传统、礼仪、道德和环境等),进行“我(我们)忽视了什么”“为什么会忽视”"忽视了会怎样”“怎样才能不忽视”等不同层次的思考,也可以小见大,对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探究和多元思考。此类作文题,关注点在于考生的思维品质、思考质量,体现出高考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