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

ID:41440842

大小:18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4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_第1页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_第2页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_第3页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_第4页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数学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安徽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数学归纳法——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参赛教师:赵亮选手单位:蚌埠一中2010年4月课题:数学归纳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蚌埠一中赵亮【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数学归纳法是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本书该节共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应用。2、地位作用:在已经学习了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数学归纳法,它是一种用于关于正整数命题的直

2、接证法。教材通过剖析生活实例中蕴含的思维过程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即借助“多米诺骨牌”的设计思想,揭示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2)会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2、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课堂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见和数学交流能力。【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n取无限多个值)有关的数学命题。【教学难点】(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教学方法】运用类比启发探究的数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

4、呈现多米诺骨牌等生活素材辅助课堂教学;【教学程序】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情境1、法国数学家费马观察到:归纳猜想:任何形如(n∈)的数都是质数,这就是著名的费马猜想。半个世纪以后,数学家欧拉发现,第5个费马数不是质数,从而推翻了费马的猜想。——“不完全归纳有时是错误的”(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和数学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鲁宾斯坦指出:思维都是在概括中完成的.心理学认为“迁移就是概括”,这里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数学原理的迁移,我找的突破口就是学生的概括过程.)情境2、数列通过对前4

5、项归纳,猜想——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列的知识加以验证——“不完全归纳有时是正确的”。通过对上述两个情况的探究可以发现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为了寻求一种能够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新课内容一数学归纳法。第二阶段:搜索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1、“多米诺骨牌”游戏动画演示:探究“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两个条件;①第一块骨牌倒下;②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强调条件②的作用:是一种递推关系(第k块倒下,使第

6、k+1块倒下)。2、类比“多米诺骨牌”的原理来验证情境2中对于通项公式的猜想。“多米诺骨牌”原理①第一块骨牌倒下;②若第k块倒下,则使得第k+1块倒下验证猜想↓↓①验证猜想成立②如果时,猜想成立。即,则当时,即时猜想成立3、引导学生概括,形成科学方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关键步骤如下:(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结论正确;(归纳奠基)(2)假设当n=k(k∈,k≥)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归纳递推)完成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7、.第三阶段:巩固认知结构,充实认知过程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1)当n=1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左边=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右边由(1)、(2)可知,n∈时,等式成立。师生共同总结:1、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它适用于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2、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能成立;3、在证明递推步骤时,必须使用归纳假设,进行恒等变换。4、完成第1)、2)步骤的证明后,要对命题成立进行总结。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1

8、)n=1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n=k(k∈N*)时等式成立,即则n=k+1时,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探究:已知数列设Sn为数列前n项和,计算S1,S2,S3,S4,根据计算结果,猜想S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解:可以看到,上面表示四个结果的分数中,分子与项数一致,分母可用项数n表示为3n+1,可以猜想证明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