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

ID:41562271

大小:59.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_第1页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_第2页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_第3页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_第4页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2009年4月(总第201期)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JN0.4,2009(Cumulatively,NO.201)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单玉英(新疆兵团警官学校法律教研室,新疆昌吉83~1300)[摘要】关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关系,各国的立法和理论都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难以区分的情况•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研究,及几年的教学经验,对此问题谈一些看法.[关键词】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界限综观各国的立法和理论,关丁•犯罪未遂与犯罪屮止的关系有两种主张,一是主张区分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中止形态,我国采取这种形式•二是主张将犯罪中止形态

2、包括在犯罪未遂形态中,在最早提出犯罪中止的1871年《德国刑法典》中,犯罪中止是犯罪未遂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可否认,两者存在着实习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理论研究方而,各国理论界对两者的关系向來有争议,在实践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难以区分的情况.,犯罪未遂与犯罪屮止的概念及特征我国刑法典第23条第一款规定:”犯罪未遂,是己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丁•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它有三个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行为未完成而停止卜•來;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状态是犯罪分了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屮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

3、牛.特征:1.时空性:即必须是在犯罪过程屮放弃犯罪;2.自动性:行这人必须彻底放弃了原來的犯罪3彻底性: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來的犯罪.除此之外,自动有效防止结果的发牛的犯罪屮止还必须具备有效性.二,犯罪未遂与犯罪屮止的异同(一)两者的相同Z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时之所以很难区分,是因为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1.从主观方面来看,两者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都是故意,而不包描过失;2.从结果方面来看,两者都未达到既遂的损害结果;3.从时间上来看两者都主要发生在行为实施过程中;4•从客观方面看,犯罪未遂有实施终了的中止;5.从渊源方面來看,两者属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刚从法律上诞生下来的吋候,是从属

4、于犯罪未遂的;6.从处罚原则来看,有相同之处,犯罪中止都必须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未遂也可以减轻处罚.(二)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不同Z处1・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识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活动未完成而停止•而犯罪屮止是自动放弃了犯罪或者自动无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牛,由此可见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内的原因使犯罪活动未完成而停止.2.发生的阶段不同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实行阶段和完成阶段,所以理论界将其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犯罪屮止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可以发牛在实行阶段和完成阶段,也可以发牛在预备阶段.3•处罚的原则不同对于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采取的是得减主义的处

5、罚原则;对于未遂犯,或以比照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屮止采取的是必减主义.从理论上,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仿佛不难区分,然而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而者的根本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主观意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而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很多情况下,会因主行为的应激能力,H头中辩能力和从掌握的法律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述和办案人员的审讯技巧,侦破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使犯罪分了究竞是意志以内的原因还是以外的原因不易分辨,造成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难于正确区分.三,几种容易产生混淆的犯罪未遂与犯罪屮止的类型(一)行为人是否”着手”问题犯罪有三个阶段: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实行终了阶段.在三个阶段中都冇可能出现犯罪中

6、止的情况,而犯罪未遂则只能在后两个阶段出现•是否”着手”是划分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的分阶•如,甲持刀在乙身后尾随,忽遇警察,甲放弃欲杀乙的行为,是屮止述是未遂?首先要分析卬是否”着手I如果甲离乙很近,已经举刀,只要砍卜•去,乙必受伤害,笔者认为就已经”着手”.这时遇到警察,甲放弃,属犯罪未遂•如果甲离乙较远,11拿刀,但不能看出分的口的,认为未”着手”,在犯罪预备阶段.这是遇到警察,甲放弃,应该认为是犯罪中止.(二)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与犯罪屮止犯罪分了谋以为其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行为都已实行终了,因而停止了犯罪行为,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使犯罪达到既遂状态•如在故意杀人屮,致人重伤

7、,犯罪人误以为被害人己经或必然死亡,因而放弃加害离去,后被害人遇救幸存的情况,如杲犯罪人说口己因为害怕,或突然不想杀被害人,或因被害人哀求而良心发现才没冇继续实施加害行为的,就会出现难以确定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屮止的情况,要根据其他证据来判断.(三)”障碍未遂”的犯罪未遂与犯罪屮止”障碍未遂”指由于犯罪人的认识错课,使的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在行为时不在犯罪行为的冇效范围内,或者具冇某种属性,而使得犯罪不能既遂,只能未遂•如一男青年欲强奸一女青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