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寻求进步

在反思中寻求进步

ID:41666151

大小:56.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在反思中寻求进步_第1页
在反思中寻求进步_第2页
在反思中寻求进步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反思中寻求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反思中寻求进步——参加“一课两讲”活动的儿点体会在反思中寻求进步——参加“一课两讲”活动的几点体会陈煦今年十月,我参加了由香港大学和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一课两讲”活动,负责在香港上《利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三态》。由于参加“一课两讲”的机会难得,所以我们每个参加的老师都很珍惜这次捉高教学能力的机会,我也感觉开阔了眼界,获益非浅。去香港之前我先在木校试讲了两次,包括到香港上课,一共是上了三次这个课题,每次上课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让我谈谈儿点体会:1、教学冃标与教学行为的关系:这次我在香港所上的《利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三态》在国内并没有完全对应的章节。只是在初三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

2、节《宇宙和微观世界》冇一个小节“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教材讲述非常简单。香港的教材编排则是在讲述了物质的三态特点以及分子动理论后,在本节教学中构建不同物态的粒子模型,并利用粒子模型解释物态的不同特性。本来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这一节内容应该安排在本学期末,由于“一课两讲”在香港上课的时间安排在十月底,所以学牛还未涉及到相关的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并不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因此这节课的设计让我感觉难度很大:一是学生从耒了解过物质是由粒子组成,如何能够突破宏观与微观的鸿沟;二是学生连物质三态的特点都不清楚又如何能让他们利用微观模型解释物质三态呢;三是由于在国内这一章节内容要求不高,没有配套的实验,

3、所以必须口己设计实验,设计制作配套的模型;四是学生的程度如何我完全没有概念,备课Z中很难做到备学生;五是对方学校每节课只冇35分钟,却要完成正常的三节课的内容,如何把握课堂节奏呢?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设计的:先利用“建造房屋为什么用砖而不用液体和气体?”引入,让学生利用实验分析不同的物态具有不同的特点。然后讲解物质由粒子构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最后讣学牛利用玻璃珠根据広观特性模拟粒子模型。在知识口标上希望学牛能知道物质是山粒子组成的,能利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在能力目标上希望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建立科学模型的能力,并R利用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能培养学生科学的

4、世界观。很多时候,教师备课可能会粗略的浏览一下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学参考书上对于木章节的教学建议就匆匆备课,根据以往经验來判断教学的重点难点,上课过程中往往临时发挥的成分居多,不一定会细致地考虑到上某一个知识点需要釆収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当我第一次试教时,备课还比较粗糙,有些环节的目的性不太明确,有听课的老师向我提问:“你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是希望学牛能掌握实验方法还是发展哪方而的能力?”这个简单的问题让我感到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习惯于临场发挥,做的准备可能不够细致,往往同一个知识点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可是备课过程中如果能更细致些

5、,把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都定下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至是情感态度少价值观,围绕口标去设计教学行为,备好课Z后再重新审视一下看看有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做好这一切,只需要多花一点点时间,但是应该会对我们収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2、如何把握探究性实验的收放程度:科学探究包含了提岀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是如果在一节课以内想完成全部的坏节儿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根据课堂情况有所取舍。若要能成功的利用探究性实验完成教学目的,首先是教师要设计好实验目的。这里往往会有两个矛盾:如果设置的题H比较人,学牛的可发挥空间比较多,往往容易有意外惊喜,但

6、是就不一定能达到教师的设计的教学目标,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相对来讲比较难以驾驭;如果设计的题冃比较小,学生的可发挥空间就小,但是能比较省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点,但是总的来说,设置比较大的题目,对于学生为教师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关键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才能选用。山于我所血対的是初一的学生,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我设计的探究实验是想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探究不同物态下物质的特性,对比处理这个环节时我曾采用的几种不同手法,我感到要让学生能够探究并总结出结论应该做到以下儿点:(1)提问要针对性强,不能过于空泛。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提升的台阶,让他们

7、能循序渐进的达到口的。例如“比较固体与液体的宏观表现冇什么不同?”就不如“从形状变化、流动性、可否压缩几方面比较固体与液体的宏观表现有什么不同?”的提问指向性明确。虽然可能涉及到有学牛会思考“我凭什么要从这儿个角度想?”但是这样的提问方式能使人多数程度一般的学牛明确老师到底要他干什么。(2)设计实验时不一定需要提供过多的器材,冇适度的选择性就可以。学生往往认为老师给的器材都是需要用的,在这利偲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