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

ID:41936280

大小:95.5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4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_第1页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_第2页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_第3页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_第4页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黄忠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分类号10722H022号1001212202级公开咸暢昕範本科毕业论文木世理说戻基遛变ThesixcategoriesofChinesecharacterstheoryanditsevolution作者姓名黄忠良专业名称一一汉语言文学……学科门类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亓娟莉提交论文日期二O—二年五月成绩评定“六书”作为汉字的构形理论,从其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原理不变。历来学者在传统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基础上,对该理论进行解说阐发,先后形成了汉代三

2、家六书说、六书三耦说、四体二用说和三书说等汉字构形理论。而本文将在研究传统“六书”的基础上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六书”的理论及其演变规律做系统的阐述,使“六书”理论的脉络更加清晰,便于人们理解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关键词:六书;发展;汉字;构形AbstractAstheconformtheoryofChinesecharacter,thedefinitionofsixcategorieswasvaryfromtimetotimeduringitsdevelopmentinthe

3、history,but,thebasicprincipalremainedunchanged.ScholarsindifferenterasformedtheirowntheoryabouttheconformofChinesecharactersuchasthethreeschoolsandsixbookstheoryinHandynasty,TheTheoryofSixCategoriesofChineseCharactersinThreePairs,thetheoryoffournature

4、sandtwousagesandthethreebooksOnthebasicofThetraditionsixcategorieswhichisself-explanatorycharacter,pictographs,pictophoneticCharacters,associativepictophoneticCharacters,compounds,mutuallyexplanatorycharactersandphoneticloancharacters.Thispaperisgoing

5、tomakeasystematicstateaboutthetheoryofsixcategoriesandit'swayofevolutiononthebasisofthestudyoftraditionsixcategoriesaswellasusedothersscholars'research•Andmakeaclearcontextofthesixcategoriesthatcanhelppeopleunderstandinganduseitmoreconvenient,alsohelp

6、themtoanalyseandevaluateonthebasisofthat.Keywords*ThesixcategoriesofChinesecharacters;development;Chinesecharacter;configuration摘要IAbstractII刖§1一“六书”理论的内容1(一)象形1(二)指事2(三)会意3(四)形声3(五)转注4(六)假借5二六书的发展演变6(一)汉代三家“六书”说6(二)六书三耦说7(三)四体二用说8(四)三书说9三六书的学术价值及其意义1

7、0(一)六书对汉字构形体系形成的指导意义10(二)揭示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10(三)汉字构形体系的形成需要有统一的标准11结论11注释12参考文献13致谢144冃U§“六书”是关于汉字造字与用字方法的传统理论,□汉代以來研究“六书”的学者很多,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六书理论提出了口己的见解。“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其言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了以道,乃教Z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弩,五曰“六书”,六曰九数。”①虽然这里提到了“六书”二字,但只有名称,究竞

8、其内容是什么,却只字未提。但也不能完全确认“六书”就产生于此,对其木源的探究还有待发现。关于“六书”内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主耍以班固、郑众、许慎三家为代表,其中以许慎的记载最为详尽。虽然他们对于“六书”都做了简要的分类,但并未阐述具体每一小类的意义,且名称也不尽相同,但都形成了口己的见解。然而自汉代以后至清代以丽虽然研究六书的学者很多,但相比于清代成就不够突出,可能与这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有关,这一时期研究六书的人主要有南唐的徐铉、徐錯兄弟,宋代的郑樵,宋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